跳到主要內容

【書摘】文化苦旅 | 余秋雨


摘錄:文化苦旅 | 余秋雨

文:吳莉瑋
圖:Celeste via photo pin cc

這是一本常常出現在中學考試中的書目,余秋雨的文字乍看之下叨叨絮絮掉書袋個不停,事實上,很多細膩處卻能悠悠然地把愁情煽起。

有共鳴的篇數很多,有時候心中莞爾,有時候鼻頭一酸佐上內心萬丈奔流,眼框紅了對我這個愛哭鬼而言當然不是新鮮事,但他對「上海人」的觀察卻可以說是擊中自我內心驕傲又柔弱的那點。

文化苦旅 | Page 134 - 135
上海人長期處於僕從、職員、助手的地位,是外國人和外地人站在第一線,承受著創業的樂趣和風險。眾多的上海人處於第二線,觀看著,比較著,追隨著,參謀著,擔心著,慶幸著,來反覆品嚐第二線的樂趣和風險。 
上海人的眼界遠遠超過闖勁,適應力遠遠超過開創力。有大家風度,卻沒有大將風範。有鳥瞰世界的視野,卻沒有縱橫世界的氣概。 
有敢為天下先的勇氣,沒有統領全局的強悍,上海人的精明也就與怯弱相伴隨。他們不會高聲朗笑,不會拚死搏擊,不會孤身野旅,不會背水一戰。連玩也玩得很不放鬆,前顧後盼,拖泥帶水。連談戀愛也少一點浪漫色彩。 
似層相似的感覺湧上,像是在說自己至今就過著不夠放膽的二線人生,成立網站、花時間閱讀寫作,雖然得到小小的成就感,不過這不夠,還想要成就更多,中心思想找到了,想做的事情也找到了。

可最重要的,要怎麼做才能達到想望的目標,我還在找,像王陽明一樣,光找是不夠的,還得放手做。

【書摘】

Page 20 | Added on Wednesday, November 7, 2012 12:31:47 PM
沙漠中也會有路的,但這兒沒有。遠遠看去,有幾行歪歪扭扭的腳印。順著腳印走罷,但不行,被人踩過了的地方,反而鬆得難走。只能用自己的腳,去走一條新路。回頭一看,為自己長長的腳印高興。不知這行腳印,能保存多久? 
Page 21 | Added on Wednesday, November 7, 2012 12:32:36 PM
騰騰騰地快步登山,那就不要到這兒來。有的是棧道,有的是石階,千萬人走過了的,還會有千萬人走。只是,那兒不給你留下腳印,屬於你自己的腳印。來了,那就認了罷,為沙漠行走者的公規,為這些美麗的腳印。 
Page 124 | Added on Friday, November 9, 2012 8:41:33 AM
一方面,殖民者、冒險家、暴發戶、流氓、地痞、妓女、幫會一起湧現;另一方面,大學、醫院、郵局、銀行、電車、學者、詩人、科學家也匯集其間。黃浦江汽笛聲聲,霓虹燈夜夜閃爍,西裝革履與長袍馬褂摩肩接踵,四方土語與歐美語言交相斑駁,你來我往,此勝彼敗,以最迅捷的頻率日夜更替。這裡是一個新興的怪異社會,但嚴格說來,這裡更是一個進出要道,多種激流在這裡撞合、喧嘩,捲成巨瀾。 
Page 127 | Added on Friday, November 9, 2012 8:44:37 AM
在道德意義上,謙讓是一種美質;但在更深刻的文化心理意義上,「各管各」或許更貼近現代寬容觀。承認各種生態獨自存在的合理性,承認到可以互相不相聞問,比經過艱苦的道德訓練而達到的謙讓更有深層意義。為什麼要謙讓?因為選擇是唯一的,不是你就是我,不讓你就要與你爭奪。這是大一統秩序下的基本生活方式和道德起點。為什麼可以「各管各」?因為選擇的道路很多,你走你的,我走我的,誰也不會吞沒誰。這是以承認多元世界為前提而派生出來的互容共生契約。 
Page 134 | Added on Friday, November 9, 2012 8:52:47 AM
他們做過的,或能做的夢都太多太多。載著滿腦子的夢想,拖著踉蹌的腳步。好像有無數聲音在呼喚著他們,他們的才幹也在渾身衝動,於是,他們陷入了真正的惶惑。 他們也感覺到了自身的陋習,憬悟到了自己的窩囊,卻不知挽什麼風,捧什麼水,將自己洗滌。 他們已經傾聽過來自黃土高原的悲愴壯歌,也已經領略過來自南疆海濱的輕快步履,他們欽羨過,但又本能地懂得,欽羨過分了,我將不是我。我究竟是誰?該做什麼?整座城市陷入了思索。 
今天上海人的人格結構,在很大的成分上是百餘年超濃度繁榮和動亂的遺留。在本世紀前期,上海人大大地見了一番世面,但無可否認,那時的上海人在總體上不是這座城市的主宰。上海人長期處於僕從、職員、助手的地位,是外國人和外地人站在第一線,承受著創業的樂趣和風險。眾多的上海人處於第二線,觀看著,比較著,追隨著,參謀著,擔心著,慶幸著,來反覆品嚐第二線的樂趣和風險。也有少數上海人衝到了第一線,如果成功了,後來也都離開了上海。這種整體角色,即使上海人見聞廣遠,很能適應現代競爭社會,又缺少自主氣魄,不敢讓個體生命燦爛展現。 
Page 135 | Added on Friday, November 9, 2012 8:54:15 AM
上海人的眼界遠遠超過闖勁,適應力遠遠超過開創力。有大家風度,卻沒有大將風範。有鳥瞰世界的視野,卻沒有縱橫世界的氣概。 
有敢為天下先的勇氣,沒有統領全局的強悍,上海人的精明也就與怯弱相伴隨。他們不會高聲朗笑,不會拚死搏擊,不會孤身野旅,不會背水一戰。連玩也玩得很不放鬆,前顧後盼,拖泥帶水。連談戀愛也少一點浪漫色彩。 
Page 160 | Added on Friday, November 9, 2012 11:02:37 AM
我們看到了一種有趣的「夜航船文化」。這又是中國文化的一個可感嘆之處。 在緩慢的航行進程中,細細品嚐著已逝的陳跡,哪怕是一些瑣碎的知識。不惜為千百年前的細枝末節爭得臉紅耳赤,反正有的是時間。中國文化的進程,正像這艘夜航船。 船頭的浪,潑不進來;船外的風,吹不進來;航行的路程,早已預定。談知識,無關眼下;談歷史,拒絕反思。十年寒窗,竟在談笑爭勝間消耗。把船櫓託付給老大,士子的天地只在船艙。一番譏刺,一番炫耀,一番假惺惺的欽佩,一番自命不凡的陶醉,到頭來,爭得稍大一點的一個舖位,倒頭便睡,換得個夢中微笑。 
Page 186 | Added on Friday, November 9, 2012 12:58:20 PM
只要歷史不阻斷,時間不倒退,一切都會衰老。老就老了吧,安詳地交給世界一副慈祥美。假飾天真是最殘酷的自我糟踐。沒有皺紋的祖母是可怕的,沒有白髮的老者是讓人遺憾的。沒有廢墟的人生太累了,沒有廢墟的大地太擠了,掩蓋廢墟的舉動大偽詐了。 還歷史以真實,還生命以過程。 
Page 187 | Added on Friday, November 9, 2012 12:59:18 PM
不管是修繕還是重建,對廢墟來說,要義在於保存。圓明園廢墟是北京城最有歷史感的文化遺跡之一,如果把它完全剷平,造一座嶄新的圓明園,多麼得不償失。大清王朝不見了,熊熊火光不見了,民族的鬱憤不見了,歷史的感悟不見了,抹去了昨夜的故事,去收拾前夜的殘夢。但是,收拾來的又不是前夜殘夢,只是今日的遊戲。 
Page 226 | Added on Friday, November 9, 2012 9:05:58 PM
人生就是這樣,年少時,怨恨自己年少,年邁時,怨恨自己年邁,這倒常常促使中青年處於一種相對冷靜的疏離狀態和評判狀態,思考著人生的怪異,然後一邊慰撫年幼者,一邊慰撫年老者。我想,中青年在人生意義上的魅力,就在於這雙向疏離和雙向慰撫吧。因雙向疏離,他們變得灑脫和沉靜;因雙向慰撫,他們變得親切和有力。但是,也正因為此,他們有時又會感到煩心和惆悵,他們還餘留著告別天真歲月的傷感,又遲早會產生暮歲將至的預感。他們置身於人生渦旋的中心點,環視四周,思前想後,不能不感慨萬千。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