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1月, 2013的文章

【譯作】重思80年代|Rethinking The '80s

文:吳莉瑋 圖: eyewashdesign: A. Golden via photopin cc 本文意譯《 Making Economic Sense 》書中的《 Rethinking The '80s 》,Rothbard 分析美國在 1980 年代經濟衰退的罪魁禍首並非政客所指責的貪婪、減/增稅(事實上一直都只有增稅)、法規等等「成果」,而是美聯儲「通膨性信貸擴張」所灑下的「種子」。 不只是美國,各國政府都正走上美國的老路,政府與銀行這個詐騙大聯盟在今時今日已經孟不離焦,無助的納稅羔羊與受薪階級,只能在每次大選時,殷殷期望能出現一個全能愛民總統,然後努力工作承受日益增加的赤字與徵稅(娛樂節目是抹黑在自由市場中努力經營企業的人很貪婪)。解決之道?自由思想革命。

【譯作】供水不良|The Water Is Not Running

文:吳莉瑋 圖: Cristiano de Jesus via photopin cc 本文意譯《 Making Economic Sense 》書中的《 The Water Is Not Running 》,Rothbard 以供水系統為例,討論公營企業與私營企業的根本差異,公營事業除了效率低落外,往往也因為不當定價(以政治考量而非經濟考量之定價),先造成分配不均、短缺等問題後,再利用政府的權力來干預人民的生活,制定各種限制,輪流「犧牲」部分「比較不重要」的用戶,最終結果是事半功倍,受苦的總是「掏腰包的消費者」,因為「政府壟斷」的關係,而被強迫接受這些不合理的限制。解決方法?簡單,私有化與自由競爭。

【譯作】政府和颶風雨果:致命組合|Government and Hurricane Hugo: A Deadly Combination

文:吳莉瑋 圖: The Uprooted Photographer via photopin cc 本文意譯《 Making Economic Sense 》書中的《 Government and Hurricane Hugo: A Deadly Combination 》,Rothbard 談到政府對於災害發生的強制撤離與災後管制措施,反而在實質上加劇受災戶的損失。除此之外,使用稅金支付的救災援助,雖然貌似合情,但是將居民本應自行負擔的防災成本轉嫁到納稅人身上,事實上並不合理。那些真的很想幫助他人的民眾,應該要採取自願性募捐,而非要求政府以強制徵收來的稅金支付。文末討論到環保人士習以為常的「以公權力保護環境」,把自然環境看得比他人的生命與財產權重要的做法(與想法),同樣,也是一種將實現自我價值觀的成本轉嫁到納稅人與受災戶身上的便宜行事。

【譯作】環保人士痛打德州|Environmentalists Clobber Texas

文:吳莉瑋 圖: partymonstrrrr via photopin cc 本文意譯《 Making Economic Sense 》書中的《 Environmentalists Clobber Texas 》,Rothbard 舉例說明環保人士為了保護物種,動用大量資金進行訴訟,企圖以強制性司法判決來限制他人處分自有財產,其結果除了不一定真的能保護到物種外,還給有心人士製造獲利機會。 對於環保議題,個人的看法類似於 Rothbard,必須回歸到財產權規則,假若某塊土地遭受某鄰近新建工廠的排放物汙染,該土地持有人有權要求工廠停止汙染並回復原狀(或賠償損失),其他人並不擁有那塊土地因此也不具有主張工廠停工的權利,否則就是侵犯工廠使用自己設備的財產權。 換言之,假若某個團體亟欲保存某座山裡的物種,他們可以選擇集資取得該山林的財產權並依照他們的標準不准任何人進出,在不侵犯他人財產權的情況下同樣可以達到目的,但是,在本文的例子中,環保團體加上政府機構聯合以訴訟的方式,迫使當地居民遭受停水威脅,即使不論政府機構是否真的有潛在利益,此種行為,不僅侵犯他人財產權,還把價值觀強加到他人身上,私以為,甚是不妥。

【譯作】政府與自然資源|Government vs. Natural Resources

文:吳莉瑋 圖: drurydrama (Len Radin) via photopin cc 本文意譯《 Making Economic Sense 》書中的《 Government vs. Natural Resources 》,由於「資本主義」被廣泛地曲解成「貪婪地剝削自然資源」,許多人都視自然資源私有化為罪大惡極的提議,然而,他們忘記了,我們現在認為再理所當然不過的土地私有化,也是人類通過長久以來的占用、自由交換等各種經濟活動的結果。 在嚴格的「財產權定義」下,若是一塊土地不被允許「擁有」,就沒有人有權利能夠變動土地本身(甚至是從上頭走過),換言之,假若不經歷土地私有化的過程,人類便無法發展實質上會改變土地的農業,世界就不會是現在的樣貌。那麼,為什麼面對其他自然資源的時候,態度截然不同呢? 再者,私有資源通常能比公有資源獲得更好的利用與維護。以土地為例,私有的土地傾向於受到充分照顧與利用,因為對私人擁有者而言,他不僅能使用這片土地,還具有充分的動機保護與維持土地的資本價值,相反地,公有土地,管轄機關雖然不擁有此資產,但是卻能在實質上使用與支配這片土地的資源,對這些管轄機關而言,重要的並不是維持土地的價值,而是在「可管轄期間充分地從土地中獲取利潤」,而後者,我們並不陌生。 私有化並不等於破壞,相反地,私有化是建設與持續發展的開始。當然,我們不能否認某些短視的企業家會對自有財產隨意處置,但我們更不能否認,如果某個區域的海洋是私有財產,擁有者將有充分動機經營並維持私有財產價值的普遍行為。同樣地,我們不能否認或許有一天會有某個官員在任職期間用心經營手下管轄資源,但是,我們更不能否認的是,如果允許某個人在某個期限內無限制使用某樣資源,因為不是擁有者而不需要承擔資本價值減損的後果,獲得許可的人將會如何盡心盡力地在時限結束前取得最大的「好處」。 最後,必須理解的是,所謂的「公有」,事實上並不是所有人共同擁有,而是「被特定機構支配控制」,既然都是會被支配控制,理論上,我們應該選擇利用資源的較好模式,也就是在最大化利用的同時持續維護自然環境,在這種期許下,我認同 Rothbard 的意見,私有化比公有化更能達成目的。

【譯作】飢荒的政治|The Politics of Famine

文:吳莉瑋 圖: Zoriah via photopin cc 本文意譯《 Making Economic Sense 》書中的《 The Politics of Famine 》,Rothbard 說明目前發生在第三世界的飢荒,並非自然因素造成,而是當地政府的統治行為造成。再多的國際援助,都無法解決這種被媒體渲染成人間地獄的景象,問題的癥結點一日沒有解除,國際糧食救濟只會源源不絕地分到統治階級的口袋裡,挨餓的農民仍然被自己的政府剝削。愛心氾濫嗎?或許,在挹注愛心之前可以先花點時間想想,正在填的是哪一窟無底洞,畢竟,人道救援並不是為了讓自己的良心鑲金,而是真心地希望世界上的不幸能少一些。

【譯作】透過水果…|By Their Fruits…

文:吳莉瑋 圖: Thomas Hawk via photopin cc 本文意譯《 Making Economic Sense 》書中的《 By Their Fruits… 》,Rothbard 以加州桃產的最小尺寸標準政策為例,清楚說明將福利國家政府如何以「為消費者、人民好」的名義,實「壟斷、利益分配、傷害市場」之實。這系列討論福利國家各種政策的文章,雖然都是在談美國的情況,但只要內容稍加改名換姓,儼然可適用至其他「福利國家」的現狀,此種權力集中與操弄的技術,其實只是那些政客的跨國式有樣學樣罷了。

【譯作】新保守主義福利國家|The Neocon Welfare State

文:吳莉瑋 圖: wstera2 via photopin cc 本文意譯《 Making Economic Sense 》書中的《 The Neocon Welfare State 》,分析民主國家中(美國),雖然貌似「政黨競爭」,但實質檢視下,不管是哪一政黨,都走在擴張政府權力、延伸政府干預、增加政府支出、無限舉債與擴大徵稅的大政府之路上。 換句話說,不管是誰執政,大政府的趨勢是不變的,差別只是,說法不同、快慢有異罷了。

【譯作】政府醫療「保險」|Government Medical "Insurance"

文:吳莉瑋 圖: CmdrCord via photopin cc 本文意譯《 Making Economic Sense 》書中的《 Government Medical "Insurance" 》,說明美國醫療保險的危機根源,來自於大幅度政府干預,首先,政府透過頒發許可的方法控管醫學院與醫院的營運方針以及醫療服務的供應數量,接著,採用「第三方付費」的政府醫療保險,加劇了人為性需求的提高(消費者因為負擔變小而比其所需要的更常看病,且更願意接受醫生所開出的任何帳單),人為性需求的提高也導致人為性的供應不足(過多的病患造成護理人員不足),供需趨勢的人為移動最後變成醫療價格上漲但是醫療品質卻降低的後果。 有關於解法, Hans-Hermann Hoppe 的《 A Four-Step Healthcare Solution 》有相當簡單但是有用的建議,簡言之,逐步消除政府干預,減少「人為的」市場失調。

【譯作】保險業危機的根源|Roots of The Insurance Crisis

文:吳莉瑋 圖: woodleywonderworks via photopin cc 本文意譯《 Making Economic Sense 》書中的《 Roots of The Insurance Crisis 》,分析了所謂的保險業危機,保險業與其盟友以過高訴訟支付造成營運問題為理由,出面提出聯合要求,修法訂定陪審團裁決的上限,以及最高限額(甚至取消)法律費用給付,特別是原告勝訴後付給原告律師的成功酬金。 對此,Rothbard 首先提出或許事實不是保險業所聲稱的,出面哭喊危機並呼籲立法的行為很有可能只是想更進一步取的更多利益,接著,從私人企業的角度,提醒私人企業的本質是「自負盈虧」,就算真的有危機,沒有人有責任要去挽救,更何況是尋求法律特權的保護傘,然後,分析其修法要求的內容與影響性,最後,提出侵權訴訟歸責問題的見解。

【譯作】社會保險詐欺|The Social Security Swindle

文:吳莉瑋 圖: CarbonNYC via photopin cc 本文意譯《 Making Economic Sense 》書中的《 The Social Security Swindle 》,有關社會保險制度的謊言, 台灣也是差不多的狀態 ,同樣地,沒有媒體願意把事實寫出來,其實,騙局不過就是騙局,包了再多紙,總有一天會被燒穿的。 這些政府騙局在燒穿之後的結果倒是挺一致,損失慘重的總是倒楣的納稅人,至於那些辛苦爬到高位的政客,會有人為此打開自己的銀行帳戶來賠償受害者損失嗎?不會的,以國家之名做的所有蠢事,最終還是會用稅金來國賠,完成對倒楣納稅人的二次羞辱。

【譯作】暴動,為了憤怒、享受與利益|Rioting For Rage, Fun, And Profit

文:吳莉瑋 圖: Thomas Hawk via photopin cc 本文意譯《 Making Economic Sense 》書中的《 Rioting For Rage, Fun, And Profit 》,Rothbard 明確指出,不管暴動發生的動機或訴求是什麼,那些假借混亂狀況行打劫之實的犯罪者都應該要被制裁。但遺憾的是,本應負起保護財產權責任的政府,除了放縱那些在暴動期間犯罪的人,還在事後用政策買票的方式企圖想避免下一次的暴動,除了無法解決問題之外,還二次傷害了那些依法繳稅但是卻在暴動中被搶劫的受害者。「主動侵犯財產權」的這個犯罪事實,不能因為發生地點是在暴動期間,或者是行為人的身分是國家警察就能夠被合理化,甚至不需受到制裁。

【譯作】遊民與飢餓|The Homeless And The Hungry

文:吳莉瑋 圖: Ian Sane via photopin cc 本文意譯《 Making Economic Sense 》書中的《 The Homeless And The Hungry 》,Rothbard 直搗黃龍地剖析政府的宣傳部隊喜歡把社會問題具體化、把政府開支貫上一層搏人熱淚的好人印象面紗,但實質上是擴大預算圖利特定團體的一貫手法。

【譯作】嬰兒死亡率「危機」|The Infant Mortality "Crisis"

文:吳莉瑋 圖: Joelstuff V3.5 via photopin cc 本文意譯《 Making Economic Sense 》書中的《 The Infant Mortality "Crisis" 》,先是釐清所謂嬰兒死亡率危機是怎麼回事,還有政府或者是福利社會主義,是怎麼把披著「應選民要求出面解決問題」的皮,把納稅人的錢花在圖利特定團體的無效計畫上。 我們總是會不斷地聽到旁邊的人呼籲「政府應該做什麼」,但事實上,大部分時候,政府樂於見到問題發生,更樂於聽到這種民眾呼籲,因為這代表著,順應民意又能夠增加預算,說不定還有油水可撈。 雖然,政府除了做不到最初承諾的效果,同時還增加納稅人負擔,順便圖利特定的團體達到政策買票的效果,但是面對焦點容易被轉移的選民,替自己辯護不需要請到律師。

【譯作】我們不知道的福利|Welfare as We Don't Know It

文:吳莉瑋 圖: brookeduckart via photopin cc 本文意譯《 Making Economic Sense 》書中的《 Welfare as We Don't Know It 》,討論柯林頓任內的「社會福利改革」是如何利用轉移焦點的技巧,來達到撫平民眾情緒、填滿自己荷包同時還獲得德政美名的政策技巧,這篇文章的發表時間是 1994 年,距離現在並不遠,但可以看見的,美國目前確實就像 Rothbard 所說的,在往社會主義之路邁進。「花別人錢」跟「願意自己賺錢」,是生存在社會中的兩種偏好,如果一個社會裡,花別人錢的人遠比願意自己賺錢的人數還要多很多,那,整體生產力低落以及接踵而來的惡性循環,不難預料。

【譯作】經濟獎勵及福利|Economic Incentives And Welfare

文:吳莉瑋 圖: familymwr via photopin cc 本文意譯《 Making Economic Sense 》書中的《 Economic Incentives And Welfare 》,特別以紐約的「單親媽媽」為例,說明當「在家領取福利金」比「出外工作」還划算的時候,願意加入福利金依賴行列的傾向就會越強烈。福利金的制度當然看起來立意良好,但事實是,只要是細想精算後,發現辛苦工作的收入比在家坐享福利來得低時,不能否認,這種福利金制度對整體社會的工作意願將有所影響。 福利金制度越完善,就像雪球一樣,會把資源從能增加整體財富的生產部門,轉到拿了福利金後直接花掉的消費部門上,更不用提,除了負擔這些「受援助者」外,還得先負擔「運作福利金制度的官僚機構」,長期下來,對於努力工作的同時卻得被大幅徵稅的納稅人而言,公平在哪裡? 當然,個人並不反對在能力所及範圍內「自願性」的幫助他人,但是,政府機關「強制性」徵稅為前提之下的福利金制度,早已脫離「自願性社會互助」的範疇。

【譯作】凱因斯主義者迷思|Keynesian Myths

文:吳莉瑋 圖: woodleywonderworks via photopin cc 本文意譯《 Making Economic Sense 》書中的《 Keynesian Myths 》。凱因斯主義者宣稱:貨幣膨脹能夠滿足閒置資源與失業人口對貨幣的需求,因此貨幣膨脹除了不會產生通貨膨脹,還可以減少失業率並增加產能利用率。但是,這個凱因斯神話失效了,他們沒能預測到「通貨膨脹」與「高失業率、高閒置產能」共存的現實。 要解釋為什麼凱因斯主義的理論失效,必須先釐清到底失業與閒置產能的根本原因為何。首先,在不受政府強制性干預的自由市場下,任何拒絕就業,或者是選擇閒置手中握有之資源的人,都是因為他們認為自己的勞動力或是手中握有之資源值得更高的價格,因此,在沒有出現願意支付這個理想價格的情況下,拒絕以較低薪資就業或較低價格售出資源,是一種自願性行為。 這種自由市場下的自願性失業或資源閒置,很快就會隨著資源持有者不斷地在市場中遇到挫折而調整,使得勞動力或商品的提供者能夠在一個剛好能夠接受的價格上進行交易(例如受雇或是買賣)。換句話說,在自由市場下,所謂的「失業」或是「閒置資源」,只是因為資源持有者在市場中尚未遇到滿意的出價。 然而,這種自由就業市場的調整機制,隨著政府干預而改變,政府干預以各種不同的形式扭曲就業市場,最低工資是一種,強制性的工會是一種,勞工保險是一種,失業給付是一種,而凱因斯理論中可以減少失業並提高資源使用率的貨幣通膨,也是其中的一種。 最低工資法提高了就業的門檻,它使得產能沒有辦法達到最低薪資要求門檻的個人難以獲得工作機會,造成「強制性失業」。由於雇主被迫要以最低薪資以上的成本雇用員工,因此,若是雇主認為某位求職者的工作產能低於自己被法律強迫要付出的最低薪資,那他就不會雇用這位求職者。換句話說,一些工作產能無法達到最低薪資的人,若是沒有辦法找到願意「違法」以低於最低薪資雇用他的雇主,就只能被迫處於失業的狀態。強制性的工會作用類似於最低工資法,某種特定行業的執業者或者從業人員,被迫以同一種標準來收費,甚至是以強制性罷工等干預「個人自由」的手段當作工會領袖與雇主談判的籌碼。 而勞工保險與失業給付,則是利用保險的名義,強制徵收受雇用人員與雇主一定數額的「保險費」,此種費用徵收,實質上會增加勞動力的取得成本而進一步提高就業門檻。政府

【譯作】凱因斯主義的終極版|Keynesianism Redux

文:吳莉瑋 圖: Poster Boy NYC via photopin cc 本文意譯《 Making Economic Sense 》書中的《 Keynesianism Redux 》,討論了早已被歷史證明其理論基礎錯誤的凱因斯理論與經濟信條,為何能夠如此歷久彌新。雖然凱因斯理論在歷史進程中經過多次的變種,產生了看似進步甚至相互衝突的不同主張,但骨子裡,仍然都是基於那麼同一套錯誤理論基礎的凱因斯信念。 這些不斷地被現實證明其錯誤的凱因斯神話,之所以廣受不同黨派不同口號的各屆政府採用,追根究柢,是這些經濟信條給「政府干預」修造了一座外觀美麗的方便大門,這些忙著辯護政府作為的經濟學家,和那些忙著擴大權力與政府編制的政客們,躲在他們悉心打造的國家萬能論背後,瓜分以國家之名強制徵收來的各種資源。 政府以促進公眾利益、自由和經濟繁榮的華麗外衣,掩飾實質上搜括社會財富重新分配給政府精英俱樂部、造成人為經濟衰退等惡行,到底什麼時候會停止?我想,寄生關係只有兩種結束的可能:寄生蟲死亡,或者是宿主死亡。

【譯作】淺談供給面學派|A Walk on The Supply Side

文:吳莉瑋 圖: Pebbledash Grey via photopin cc 本文意譯《 Making Economic Sense 》書中的《 A Walk on The Supply Side 》,簡單介紹了供給面學派的基本觀點,還有該學派提出之經濟學主張彼此相衝突的地方,並扼要評論此種主張的「民粹性質」,以及供給面學派是如何因為「政治正確」,而廣受大眾與政府的好評。

【譯作】儲蓄過低?|Are Savings Too Low?

文:吳莉瑋 圖: Alan Cleaver via photopin cc 本文意譯《 Making Economic Sense 》書中的《 Are Savings Too Low? 》,從「統計數字的迷思」與「儲蓄高低的標準定義」進行反詰,說明統計數字被操弄並用來衍生政策說帖的事實,接著,進一步分析造成儲蓄偏低此種現狀的真正原因,說明造成此種結果的主因事實上是政府高額稅收與非生產性的支出及赤字,最後提出簡單但是鮮少被政客、媒體提出來討論的建議-全面減少稅收與政府支出。

【譯作】利率問題|The Interest Rate Question

文:吳莉瑋 圖: Cayusa via photopin cc 本文意譯《 Making Economic Sense 》書中的《 The Interest Rate Question 》,Rothbard 在本文中簡單地(但看起來相當複雜)解釋了影響利率波動的因子,部分的內容 Rothbard 在《 Ten Great Economic Myths 》中也有提過,此文則是進一步增加了「國際因素」的作用。 雖然影響因子複雜,但是 Rothbard 將各種影響利率波動的因子,梳理成一條條可能會相互作用的「因果鏈」,也由於這些利率波動的結果,是源於這些因果鏈各自佔了多少比重以及各自由何時開始作用的整體呈現,因此,簡單地將「若 P 則 Q」的邏輯運用到「利率問題」上是行不通的。不幸的是,這些「因果鏈」的交互作用,雖然結果容易觀察,但是過程確難以分別抽離評估,唯一能夠肯定的,是市場中的參與者們,終究會因應長期以來的人為通膨而進行價格調整,並平衡各區利率,差別只是過程長短、時間早晚而已。

【譯作】人之行為的結果:有意或無意?|The Consequences of Human Action: Intended or Unintended?

文:吳莉瑋 圖: neauthor77 via photopin cc 本文意譯《 Making Economic Sense 》書中的《 The Consequences of Human Action: Intended or Unintended? 》,Rothbard 在本文中堅定地補充、重申 Mises 對於人之行為的定義,並且直言不諱地指出部分扭曲 Mises 原意卻以「奧地利經濟學派」為名的主張,例如 Hayek 或其他強調「市場」的理論,是如何將與政府掛勾的特殊利益躲在「理論」之下偷渡通關,從而進一步替「大政府」鋪路。追求真理與賺溫飽是兩條可能交集但也可能相反的道路,若要將賺溫飽冠以「追求真理」的美名,「誠實」是唯一不會被揭穿國王新衣的選擇。

【譯文】統計:由內擊破?|Statistics: Destroyed From Within?

文:吳莉瑋 圖: mackproject via photopin cc 本文意譯《 Making Economic Sense 》書中的《 Statistics: Destroyed From Within? 》文,Rothbard 先簡略介紹傳統統計手段,並簡要地闡述其所依據之「常態分布」基礎為脆弱且武斷的假設前提,最後帶出統計專業領域中,基於類似的認識而不斷尋求新方法的嘗試,以及後期統計學家坦言數據並非總是以常態分布呈現的事實,Rothbard 由內擊破的論理方式,不僅具有說服力,還相當震撼。

【譯作】混沌理論|Chaos Theory

文:吳莉瑋 圖: ~jjjohn~ via photopin cc 本文意譯《 Making Economic Sense 》書中之《 Chaos Theory 》一文, Rothbard 簡單介紹了混沌理論,並且精明地提出混沌理論批評「傳統計量經濟學」的主張,事實上只是複製了一些奧地利經濟學派對於「傳統計量經濟學」的質疑,當然,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混沌理論藉由自身的數學背景,對於同樣採用數學技巧而自詡為「科學的」計量經濟學作出一系列的攻擊,的確可以將其視為「奧地利經濟學派」的平反。 人類對於自身發生的事情與自然所發生的事情都特別有興趣,但是研究、探索真理的方法,卻從來都不是唯一的,針對不同的研究主題,會有不同的研究手段,至於,那一種方法比較好,眾說紛紜。私以為,一套好的研究方法,應該要能在最少假設前提下梳理現實,一套理論的「假設前提」就像是蓋理論大廈的地基,如果為了適應研究方法而把理論的地基建立在「不真實」的假設下,那上頭的大廈蓋得再美侖美奐也會因為地基不穩而一日內傾倒。

【譯作】創新經濟語義學|Creative Economic Semantics

文:吳莉瑋 圖: jDevaun via photopin cc 本文意譯 Murray Rothbard 所著之《 Making Economic Sense 》書中的《 Creative Economic Semantics 》,沒有營利行為也非正式翻譯,對於原文較拗口的部分會在盡量不更動原意下加註一些個人理解,對本書有興趣的讀者,建議可以到 Mises Institute 網站上下載到合意的各種電子書格式檔案進行閱讀。 Rothbard 在《 Creative Economic Semantics 》一文中,把政客和政府手下的經濟學家不斷地利用「重新定義語義」的技巧,一次又一次地欺騙大眾,並精彩地舉出一些怵目驚心的實例來說明這種語言遊戲的廣泛操作。 類似的技巧在台灣也是屢見不鮮,尤其是在現今節奏快速的生活步調中,民眾一方面沒有太多時間弄懂各種「術語」的定義,另一方面則受到媒體的「議題」操作影響,以目前個人的經驗看來,想要搞清楚某一件社會事件或者是政策,要花的力氣絕不比一天工作八小時還少,而政治利益聯盟仗著這種高門檻的議題注意力要求,逐漸將民眾的氣力導向政治冷感與意識型態操作,更加有恃無恐地睜眼說瞎話而不嘴軟。 個人認為,能夠脫離受操弄的唯一方法,只有不斷地提醒自己「求證」與「獨立思考」的深度,並且在遇到被誤導而曲解事實的對話對象時,盡力地釐清客觀事實真相,姑且不管價值觀與解讀事實的角度是否相同,我們必須先破除隔閡,努力地撥開迷霧,找出「真相」,才能據此盡。

【譯作】討論「議題」|Discussing The "Issues"

文:吳莉瑋 圖: carbonated via photopin cc 本文是個人以推廣自我經濟主張為出發點,意譯 Murray Rothbard 所著之《 Making Economic Sense 》書中的《 Discussing The "Issues" 》作為引子,沒有營利行為也非正式翻譯,對於原文較拗口的部分會在盡量不更動原意下加註一些個人理解,對本書有興趣的讀者,建議可以到 Mises Institute 網站上下載到合意的各種電子書格式檔案進行閱讀。 Rothbard 在《 Discussing The "Issues" 》一文中,簡短地陳述媒體透過技巧性地控制「議題」的方法,來操作大眾的注意力以及輿論焦點,並舉出一些實例來說明媒體是如何利用「議題」的大帽子,在各種政治活動中達到轉移焦點、撇開真正棘手問題等替政客護航之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