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1月, 2014的文章

【譯摘】私有防禦 - 6. 政治邊界與保險

作者:Hans-Hermann Hoppe 譯者:吳莉瑋 摘自: 私有防禦 6. 政治邊界與保險 我先比較防禦保險以及天災保險。常會看到這兩者之間的譬喻,而檢視是否存在這種類比或者存在何種程度的類比則對分析有所幫助。這類譬喻,將一定地理區域內的每個人面臨相同風險的地震、洪水與颶風威脅,類比成美國或德國境內每位居民都面臨受外國侵略而成為受害者的相同風險。除去一些表面上的相似(我將在其後提及),這個譬喻中很容易可以發現兩個基本缺陷。其一,地震、洪水或颶風的威脅邊界,是根據客觀物理條件而成立,因而可被稱為自然。而政治邊界則與此形成鮮明的對比,政治邊界是人為界限。美國的邊界在19世紀期間不斷改變;德國直到1871年以前不存在,而是近50個獨立國家的組成。當然,沒有人會聲稱這些邊界重繪是發現較廣範圍的人與原先範圍的人面臨同樣安全風險的結果,而這違背了我們先前所持的同質性(相同)概念。

【譯摘】私有防禦 - 5. 有關侵略保險

作者:Hans-Hermann Hoppe 譯者:吳莉瑋 摘自: 私有防禦 5. 有關侵略保險 現在必須解決第二個問題。即使防禦性保護為可保險商品,仍存在明顯不同形式的保險。讓我們考慮兩個典型的例子:天災保險與工業意外或災害保險,前者如地震、洪水、颶風,後者如機械故障、爆炸或產品缺陷。前者可作為團體或相互保險的例子。有些地區比其他地區更容易遭受天災,所以保險需求與價格將在某些方面比其他人高。然而,保險公司將特定疆界裡每個位置的風險視為同質,保險公司大概知道整體而言某地區的事件頻率與程度,但不知道任何疆界內特定位置的特定風險。在這種情況下,每個參保人都支付每單位保險價值相同保費,而同時段內收取的保費大概足以涵蓋所有損害索賠(否則保險業將虧損)。因此,具體的個別風險被相互保險分擔。

【譯摘】私有防禦 - 4. 私有安全的案例

作者:Hans-Hermann Hoppe 譯者:吳莉瑋 摘自: 私有防禦 4. 私有安全的案例 在重建集體安全的迷思過程中,即國家迷思,我們以理論與實證理由進行了批評,現在,我必須扛起建立私有安全與保護之正面案例的任務。為了打敗集體安全迷思,光抓住國家保護主義概念中所蘊含的錯誤還不夠,還要清楚瞭解非國家安全的替代選項如何高效運作,這很重要。羅斯巴德基於經濟學家莫利納里(Gustave de Molinari)的開創性分析,[9]給出保護與防禦如何在自由市場系統下運作的藍圖。[10]同時,莫里斯與琳達(Morris and Linda Tannehill)也在此方面提出精彩的見解與分析。[11]跟隨他們的引導,我將進行更深入的分析,並提供替代國家保護之系統的全面性觀點,描述此系統如何生產安全及其抵禦其他個人、集團甚至國家之攻擊的能力。

【譯摘】私有防禦 - 3. 如何看待國家主義者的反應

作者:Hans-Hermann Hoppe 譯者:吳莉瑋 摘自: 私有防禦 3. 如何看待國家主義者的反應 國家主義者的反應,很像社會主義者面對蘇聯與其衛星國的慘淡經濟表現。他們不一定會否認令人失望的事實,但他們試圖爭辯這些事實與「真實」、「理想」或「正港」國家主義之間有著系統性差異(變種),跟社會主義一樣。時至今日,社會主義者聲稱「真正的社會主義」不被經驗證據駁倒,如果加以實施的不是史達林版本的社會主義,而是托洛斯基、布哈林或是他們自己版本的社會主義,一切都會變好並帶來空前繁榮。同樣的,國家主義者解釋這些看似矛盾的證據都是意外事件。如果是其它總統上台,或是《憲法》被那樣或這樣修正,歷史就會不一樣,事情會變好、無比安全,並將帶來和平。確實,如果所採用的政策是那些國家主義者自己的政策,這些或許在未來可能會發生。

【譯摘】私有防禦 - 2. 實證證據

作者:Hans-Hermann Hoppe 譯者:吳莉瑋 摘自: 私有防禦 2. 實證證據 我先暫停抽象的理論論據,簡單檢視一下與手上問題相關的經驗證據。正如一開始所指出的,集體安全迷思普遍被認為是必然結果。我對此類調查並不熟悉,但我冒昧地預測有超過90%左右的成人人口毫無疑問地接受霍布斯迷思。但是,相信並不會讓事情變成真的,相反的,如果某個人所相信的是假的,那麼,那個人的行為就會導致失敗。霍布斯迷思的有關證據是什麼?這些證據是否能支持霍布斯與其追隨者的論點,又或者是反而證實無政府主義反對者的擔憂與爭論? 美國正是以霍布斯所謂國家保護者之姿而成立。讓我引述傑弗遜的《獨立宣言》: 我們認為這些真理不證自明:人皆生而平等;他們被造物主賦予不可剝奪的權利,其中包括生命權、自由權和追求幸福的權利;為了保障這些權利,政府立於人民,並經受統治者之同意而取得應有之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