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譯摘】年輕人的經濟課 - 2.我們如何發展經濟原則


作者:Robert P. Murphy
譯者:吳莉瑋(電子書下載
圖片:ramnath bhat via photopin cc

年輕人的經濟課 - 2.我們如何發展經濟原則

在這一課中,你將學習:
  • 具目的之行為與無意識之行動間的差異。
  • 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間的差異。
  • 為什麼發展基本經濟學所採用的方法,不同於物理或化學所使用的方法。

具目的之行為與無意識之行動

當我們在看著世界並嘗試從某種意義上搞懂世界時,我們所作出最基本也最關鍵的區別之一,是具目的之行為與無意識之行動間的差異,通常這甚至是在無意識下完成。在描述一顆棒球的軌跡時,我們可能會提到重量、速度、空氣摩擦力等東西。我們不會說棒球「想要像以拋物線作動」,或棒球「厭倦了飛行而想回歸地面」。這些對現代人而言都是胡說八道,還會被攻擊非常不科學。但是,若不是在討論棒球,而是在描述噴射機議案。在後者的情況下,我們可以接受飛行員「想要避免動盪」或他「認為燃油不足因此決定著路」等說法。

我們解釋這兩個事件的差異,反映出我們詮釋周遭世界的基本決定。當我們觀察事件時,我們可以把原因歸結到自然法則,或者我們可以用某個有意識生物的意圖來解釋(至少部分)這些事件。總之,我們可以選擇是否相信另一個心智正在起作用。

我們在此接觸到一些很深刻的哲學問題,顯然,我們不會在這個簡短課程中給你「最終定論」。但為了稍微感受經濟理論,並給它堅實的基礎,我們必須認識到具目的之行為與無意識之行動間的差異。經濟法則適用於前者而不是後者。我們將在第3課看到,經濟學總是涉及至少一個心智的作用,這意味著一個智能生物,具備有意識的目標,為了實現這些目標,將採取影響物質世界的措施。

具目的之行為與無意識之行動間的差異,並非簡單的人類與「無生命體」間的差異。許多人類身體的各種動作也可以是無意識行動的例子。例如,如果我告訴你「如果你抬高右腿我會給你20美元」,然後我們會解釋你的後續行為是一個有意識的反應,你具有目的地移動你的腿,因為你想要錢。但是,如果你的醫生用槌子敲你的右膝來測試你的反應,你的腿因此作動將不會是具目的之行為的例子。雖然你的神經系統與大腦參與其中,我們也不會真的說你的心智也參與其中。(請注意,大腦和心智非常不同,而這種差異對這一課至關重要。)

本書的課程內容,適用於具意識的人因為心中的目標而進行有目的行為。有時「有意識行為」與「反射行動」兩者間的邊界模糊,但這不會真的減損本書中的原則。確實,外野手在把棒球扔到二壘時,他可能並不完全意識到自己的心智運作。但他肯定試著封殺跑者,因為他希望他的球隊贏得比賽。即使他「失算」而把球扔過二壘,本書中的所有課程都仍適用他具意圖的行為,因為他有意識地試著以某個情況來交換另外一個他認為更可取的情況。

本書中的經濟原則並不局限於「完全理性的人」。書裡的內容適用於那些每天在現實生活中利用心智進行交換的真正的人。

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

經濟學是一門「社會科學」,意思是它研究人以及與社會因素。其他的社會科學包括心理學、社會學和人類學等。另一方面,自然科學則研究自然世界。自然科學包括物理學、化學、生物學、天文學和氣象學。

因為它們各自不同的研究主題,社會科學關注於具目的之行為,正如上節所述,而自然科學則關注於無意識之行動。社會科學家甚至可能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解釋與理論,至少含蓄地依賴於其他心智正影響事件的假設。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生物學是個顯著的例外,自然科學家通常不會在專長領域中引用具意識的心智來解釋事件。

對於其它心智的認知,以及思考的個體各自具有個人動機的事實,已經滲透到社會科學中。而這種認知並不局限於形成解釋事件的理論:即使是社會科學的原始「事實」資料,其本身就是精神事件而不是純粹的自然或物理事件。例如,社會學家可能得出某個犯罪率增加與離婚率增加相關的理論。但社會學家為了收集數據來測試這個理論,她首先需要到「進入其他心智」以便知道哪些事件應該被列為犯罪或離婚;這些都不是自然的殘酷事實。

即使是社會科學「事實」也與心智相關

想想工具、食品、藥品、武器、單字、文句、通信和生產行為…我相信這些都是社會科學裡經常出現的人類活動一般物品。很容易看到這些概念…並非指稱一些客觀物品的物性或能讓觀察者透過觀察獲知,而是其他人對於事物所持有的看法。這些對象甚至沒法以物理術語定義,因為其中任何一類的成員間都沒有一個統一物理性質…這些只能以三個術語之間的關係做定義:目的、某個具有這個目的的個體、此個體認為能符合其目的之合適手段的物品。

-Friedrich A. Hayek,《Individualism and Economic Order》,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48年,頁59-60

例如,如果莎莉開車撞到喬,使喬因此死亡,這有可能是也有可能不是一件兇殺案。如果莎莉在車禍前五秒心臟病發作,那麼這個事件可能不構成犯罪,而僅是意外。另一方面,如果警察到達現場後聽到莎莉吼著「這是你最後一次騙我!」,那麼,警察可能會開始宣讀莎莉的權利。請注意,作出最終差異的是莎莉的心智;社會學家需要猜測莎莉的意圖才能知道是否發生犯罪。再多的物理描述都無法決定,只有揭示莎莉撞到喬的當下在想什麼的描述可以決定。她的精神意志可以把普通的汽車轉變成殺人兇器。最後一次再強調這點:在這個轉變過程中沒有任何物理變化;物理學家和化學家找不到汽車的組成分子發生任何事。相反的,當我們說莎莉「把汽車變成殺人凶器」時,我們正在對無形且無法直接觀測的莎莉心智做出判斷。莎莉控制汽車時的手腳動作並不是問題關鍵,是她的意圖決定了我們是否會再增一例謀殺案。

正如莎莉開車撞到喬的例子,即使是社會科學的「原始事實」都與我們對他人心智的瞭解相關。與此相反,通常在自然科學中,不管是原始事實還是解釋事實的理論,都不依賴於解讀他人的思維。自然科學家可以透過觀察物理世界,得出其「無意識之行動」的解釋。

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的成功之道

在物理學、化學與生物學等科學以及心理學、社會學與人類學等科學之間具有顯著的差異。人們認為前者比較「硬」而後者比較「軟」,尤其是那些硬科學的科學家們!而普遍的感覺,則是所謂硬科學相比於所謂軟科學更嚴謹也的確更「科學」。一般來說,世界上最聰明也最有名的科學家都來自於硬科學;此外愛因斯坦、費曼與史蒂芬.霍金等標誌也擄獲大眾目光。與此相比,心理學則很難獲得如此榮譽,甚至很少有人能說出上個世紀的絕頂社會學家。雖然有些人可能會譴責粒子物理學家協助創造核武,即便如此,仍有絕大多數人支持物理學本身。而另一個鮮明的對比,則是很多人都對社會科學持懷疑態度,甚至敵視,特別是經濟學和精神病學。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如果我們不知道答案,我們可能會期待輿論崇敬研究人類的科學家,而不是研究無意識粒子的科學家。

一個可能的答案是,社會科學合理化一些非常可怕的事情,例如,對那些被監禁的人進行違反他們意願的電擊療法,還有美國政府在大蕭條期間不管人民挨餓而資助屠殺數以百萬計的豬隻。或許是許多這類事件使得人們不信任精神病學家和經濟學家。但是,為什麼沒有人因為廣島事件責備物理學家,或者是因為火藥而責備化學家?

我們提議其原因是強大武器背後的物理學與化學是正確的。物理學家對軍隊說:「如果你把這個東西從飛機上丟下去,就會誘發裂變反應並釋放令人難以置信的大量熱量。」而物理學家的預測完全準確。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心理醫生告訴法院:「賦予我們權力監禁那些我們認為精神異常的患者,並允許我們對其注射藥物與進行其他實驗。這會讓他們變好,調整後的人將不會表現出異常與反社會行為而對社會有益。」許多所謂頂尖的經濟學家,也在20世紀和21世紀告訴各國政府:「給我們的印鈔機的控制鈕,我們將不遺餘力地讓世界免於蕭條肆虐與猖獗的物價通膨。」很顯然,精神科醫生和那些最有影響力之經濟學家們的紀錄,幾乎沒有自然科學家那麼值得稱道。

出於某種原因,似乎即使是最多才多藝的天才,在社會科學中也可能把他們的學科帶入死胡同,越來越多領域中的專家(以及公眾)開始懷疑「現有技術」是在浪費時間。很多人都會同意「精神病學曾經發展得不錯…直到弗洛伊德」,或者「經濟學在凱因斯出現時轉錯了大方向」。但幾乎沒有人會說:「牛頓做了很多偉大的物理工作,直到瘋子愛因斯坦出現然後毀掉一切。」

自然科學獲得的成功與名望,以及社會科學的平庸結果與公眾敵意,這兩者之間的鴻溝成因之一,是自然科學的研究對象相當簡單,這些研究對象的行為似乎遵循一組簡明的規則。因此,硬科學(通常)可以依靠控制實驗來評估他們的理論。這就是為什麼物理學不太會走入死胡同,不像大多數人看待弗洛伊德心理學與凱因斯主義經濟學那樣。物理理論預測物質世界中的對象。新奇但最終低劣的理論將很難掃蕩專業的硬科學(如物理),因為理論的低劣將透過實驗反復證明。愛因斯坦抵制量子理論的哲學意義是出了名的,但沒有物理學家(包括他自己)會去爭論該理論對亞原子粒子實驗測量的預測準確性。

由於亞原子粒子沒有心智(據我們所知),為了理解它們的行為以「解釋」亞原子粒子,對物理學理論而言,除了準確地預測這些粒子在各種情況下的行為以外,沒有別的要求。我們應該指出的是,在物理實務上,事情並非如此簡單。某個理論可能針對某些實驗能有更好的預測,而另一種理論可能更簡單也更優雅。一些物理學家可能會「相信」更完美的理論,並尋找那些質疑其首選理論的實驗中可能出現的瑕疵。即便如此,硬科學理論在長期運作之下,能夠系統地產生毫不含糊之較佳預測的理論,最終將取代它的對手。

許多社會科學的專業人士也認為同樣的「科學方法」也應使用在各自的領域。然而,問題就在他們的研究對象各自具有心智。要發展出一套簡潔法則來預測人們在各種情況下的行為,已被證明極其困難。在社會科學中,特別是經濟學,事情的複雜度很高,以至於在很多情況下根本不可能進行真正的控制實驗。

為了說明自然科學與經濟學之間的重要區別,首先我們假設有兩組物理學家正在爭論某個粒子的電荷強度。就在導入一個巧妙的新技術進行實驗後,其中位於澳洲的那組人宣布,以前的預測需要修改。然而,其對手物理學家小組則認為,澳洲團隊的實驗有瑕疵,因為實驗室位置接近南極進而扭曲測量結果。他們透過在不同的緯度進行相同實驗來解決爭端,看看在靠近赤道的實驗室所做出的測量結果是否較為接近先前預測。這些研究背後的關鍵假設,是這些粒子行為都遵循同樣的法則,而且每次實驗都能控制其它(相關)的變因,將影響粒子的變因局限於地球磁極的磁荷影響。這個故事讓我們理解為什麼物理學看來如此「管用」;它們多年來具有充足理由讓我們假定如此,而物理學家也將發展出更準確預測物理世界如何運行的理論。

但當兩組經濟學家爭論某個重要理論時,事情就沒那麼簡單。例如,一組凱因斯主義經濟學家認為,大蕭條的原因「總需求」崩潰所造成,胡佛總統和羅斯福總統應該透過大規模政府赤字,花用舉債的錢來抵消衰退。另一批奧地利學派經濟學家則強烈反對,並認為1929年開始的蕭條是因為先前美聯儲操作的「繁榮」所造成。依照奧地利學派的說法,胡佛和羅斯福的誤導性干預主義政策,使得這個蕭條被拖長了超過十年。奧地利學派爭論凱因斯的赤字理論,並指出,胡佛和羅斯福掌權期間的預算赤字保持在紀錄高點(和平時期),正逢美國經濟史中最緩慢也最痛苦的復甦。凱因斯主義者則對此回應道,即使赤字如此龐大,揮之不去的失業,證明了政府「顯然」還沒有借夠錢來花。

在本書的早期階段,我們尚未掌握能進一步演進這個實際爭議的概念。(在後面的課程中,你會學到理解雙方說法所需的工具。)僅管專業經濟學家爭論「大蕭條」的成因已超過七十年,時至今日,該爭議仍未獲得解決。這種論戰永遠不會結束,因為1920年代末世界經濟的各種確切條件都是獨一無二的。經濟學家沒有辦法測試凱因斯主義的理論,譬如,除了倍增1932年的聯邦財政赤字之外將所有其他變因維持不變,然後觀察對失業率的影響。

聯邦預算赤字與失業,1930年-1939年

資料來源:美國總統計畫(http://www.presidency.ucsb.edu/data/budget. php)與勞工統計局

經濟學家無法一致同意正確處方

蕭條期間對政府的適當禁制令,就是削減政府預算並嚴格遠離於經濟體。

-奧地利學派經濟學家Murray Rothbard

正如我們因為儲蓄而進入蕭條,我們必須揮霍來脫離它。

-《商業周刊》經濟學家Virgil Jordan,寫於1932年

引述Robert P. Murphy,《The Politically Incorrect Guide to the Great Depression and the New Deal》,Washington, D.C.: Regnery,2009年,頁52-57

確實,毫無疑問的,那些無論出於道德或政治原因而支持大規模政府支出的經濟學家,往往也傾向接受凱因斯主義對大蕭條成因的觀點。同樣的,反對「大政府」的人,往往傾向於那些強調低稅率與精簡政府預算好處的經濟理論。正是因為控制實驗的不可行,使得這種截然相反的經濟理論長久性存在,兩方陣營都堅定地認為自己正確而對手則不誠實或草率。這類激情在硬科學領域中被緊緊限制,因為相比於社會科學,在硬科學的領域中,事實更會「替自己說話」。

幸運的是,我們並未失去一切。即使可運用於經濟學的自然科學方法有限,我們還有一些發展經濟原則與法則的其他方法,這些方法依賴於物理學家或化學家無法取用的技巧。在你掌握了本書課程後,你會逐漸建立一個解釋世界的新框架。以前看來語無倫次的事情,現在似乎有了意義。而你也會看到,本書的課程將不依賴實驗甚至是歷史結果來以證明其有效性。一旦你抓住每節課的要點,它們將永遠屬於你。你可以決定這些概念有用或沒用,但你永遠不需要擔心新發表的經濟研究會推翻這些概念。這怎麼可能?我們在下一節中解釋。

我們如何發展基本經濟學

正如我們上面所討論的,經濟學理論家面臨兩個巨大問題:他們的研究對象有自己的心智,也比化學等自然科學更難以執行經濟的控制實驗。這些差異也能部分解釋,為什麼所謂硬科學比包括經濟等軟科學,享有較好的客觀性聲譽與成功。

然而,經濟學家擁有比自然科學家更巨大的優勢:經濟理論家本身就是一個具有心智及意識目標的生物。因為他擁有經濟行為中的內部觀點,經濟學家可以更容易理解經濟體中其他行為者的動機與約束。與此相反,粒子物理學家沒有辦法知道「當一個夸克是什麼感覺」,物理學家必須完全依賴於熟練的經驗技術來深入了解夸克的行為。

本課稍早我們關注於具目的之行為與無意識之行動間的重要差異,因為這種差異是發展有用經濟原則的關鍵。這本書所發展的經濟原則,為基於「具有心智的個人試著達成自我目標」這個事實的邏輯推演。換句話說,如果我們這些社會科學家提出包含其他心智運作的「理論」時,就像我們每個人都可以直接體驗自己的心理意識,那麼,「理論」會開始陸續吐出其他的衍生知識。你進入第3課時可能會感到驚訝,許多經濟事實能被包裝在「約翰的行為具有目的」的簡單觀察中。我們現在還不會列出這些結果,你應該能在研習第3課的過程中開始瞭解這些。

相較於從物理學或化學中找尋如何發展良好經濟原則的指引,幾何學會是一個比較好的模範。在標準(歐氏)幾何學中,我們從一些合理的基本定義與假設開始。例如,我們定義「點」與「線」,然後解釋「角度」是兩條線的交叉等等。

一旦我們有了一些初始定義與假設,就可以用它們開始建立「定理」,定理是我們用原來的定義與假設進行邏輯推演之後的奇特結果。幾何學的教科書會從最基本的定理開始,然後使用每個新結果去推斷出一些更複雜的內容。例如,簡單的定理可能像這樣:「如果我們從形成矩形的四條線開始,我們可以劃出一個新的第五號線,將這個矩形分割成兩個相同的三角形。」一旦這個(很簡單的)定理被證明,它就可以被加到工具箱裡,並隨後調用這些早期定理發展出更困難的定理。

我們在本書中建構基本經濟原則的方法,相當類似於幾何學方法。在下一課中,我們將定義某些概念(如利潤與成本),並顯示出它們與基本假設之間的關係,我們的基本假設是,社會事件的驅動是有目的之行為。隨著課程進行,我們將繼續在先前課程的基礎上,透過引入適用於先前結果的新情況來添加新的見解。

在此階段,你應該發現有關幾何學例子的兩個重要觀察。首先,請注意,要求數學家走出書房並「測試」幾何學教科書裡的定理一點意義也沒有。例如,畢氏定理,這可能是最有名的幾何學結論。畢氏定理說,如果你有一個直角三角形,並在每個邊上標記一個字母,那麼下面的公式將會成立:


a2 + b2 = c2

一旦你看到一個畢氏定理的實證,你就會明白這個定理為真。為了來點娛樂,你可以拿把尺和指南針(用於測量角度)以劃在紙上的三角形來「測試」這個定理。但你會發現,實務上定理將不會完全正確;你可能會發現方程式的左邊總和為10.2英寸,而右邊總和為10.1英寸。然而,如果你得到這種定理的「證偽」然後把它們擺到數學家面前,他會解釋說,你測量的三角形實際上不是精確的90度(也許是89.9度),而且你用來測量線條的尺也是不精確的工具,因為它有缺口加上你實際上是用「目測」來得出長度。重點是,數學家知道畢氏定理為真,因為它可以從最初的假設進行不容置疑的逐步邏輯推理而獲得證明。

這是對我們如何得出經濟原則或法則的良好譬喻。我們從一些定義以及心智起作用的假設開始,然後邏輯推導出進一步結果。一旦我們證明了一個特定的經濟原則或法則,我們就可以把它到口袋裡,並在未來用它來幫助證明更困難的結果。如果有人問我們,數據是否「證實或否定」我們的經濟原則,我們可以說這個問題是無稽之談。一個看來明顯的經濟法則「證偽」,其實只是沒有滿足初始假設。例如,我們將在第11課學習「需求法則」,其中規定「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價格上漲將導致對商品或服務的需求數量下降」。如果我們現在試著「測試」這個「需求法則」,我們肯定拿得出歷史證據說明有時某些商品價格上漲人們反而購買更多商品。這種發現並無法推翻「需求法則」,經濟學家簡單地總結說:「好吧,『其他的變因』一定不相同。」

我們現在進入第二個你應該從幾何學討論中得出的重要觀察:正因為這些結果是基於早期定義與假設(有時也稱為公理)的邏輯推演,其結論仍可能含有對真實世界重要且有用的訊息。我們得強調這點,因為很多人認為,某個研究領域只有其命題能至少在原則上透過實驗或測量而反駁時,才稱為「科學」並「提供真實世界的訊息」。這種要求顯然不能滿足幾何學的案例,但每個人都同意學習幾何學肯定有益。搭建橋梁的工程師,如果能掌握那些在幾何學中以邏輯推演證明的公理,他會做得更好,僅管這些課本上的公理在某種意義上只不過是隱含在初始假設的訊息。

這對本書中的經濟原則與法則也同樣為真(我們希望!)。你不需要去測試這些命題是否為真,因為所有的證偽都只是意味著在「測試」時缺乏了特定的假設。不過,你會發現,透過認真的反省與邏輯推理而獲得這種「不切實際知識」的過程中,將能讓你更能瞭解現實世界中的複雜性。一旦你掌握了本書中的邏輯性(不可測試的)課程後,你能更好地駕馭經濟並理解其結果。

課程小結…

  • 有目的之行為是由某個具有意識的心智試圖達到目標的所為。無意識之行動是指在物理世界的運動,是「純粹自然」的結果,而不是另一個具思考能力的心智意圖。
  • 自然科學的領域包括物理學、化學及氣象學。這些研究自然世界,並嘗試演繹「自然法則」。社會科學則包括社會學、心理學及經濟學等領域,研究人類行為的不同層面,包括我們與社會中他人的互動。
  • 自然科學試著發展能夠更好更準確地預測無意識對象的理論。它們享有成功,因為這些對象似乎服從一個簡單的恆定規則,還因為在許多情況下都能進行的控制實驗。在包括經濟學的社會科學領域中,其研究對象有自己的心智,控制實驗更加難以執行。為了發展經濟原則,經濟學家依靠自己對於具目的之行為的經驗,並加以推導出邏輯含義。在這方面,經濟學較接近幾何學而不是物理學。

新的術語

  • 具目的之行為(purposeful action):在有意識的原因下進行的活動;具有目標的行為。
  • 凱因斯主義經濟學(Keynesian economics):一種思想學派(由凱因斯啟發),將政府預算赤字當成提振經濟以走出衰退並恢復充分就業的藥方。
  • 預算赤字(budget deficit):當政府支出多於稅收與其他財政收入時,需要進行借貸的數目。
  • 奧地利學派經濟學(Austrian economics):一種思想學派(由門格爾和其他人剛好也是奧地利人的學者所啟發),將經濟衰退歸咎於政府干預,並建議在經濟衰退時期削減稅收與開支以幫助經濟。
  • 邏輯推演(logical deduction):推理的一種形式,從一個或多個公理開始一步一步地得出結論。
  • 公理(axioms):邏輯推演系統中的初始假設或基礎。例如,「兩點構成一線」可以是幾何教科書的公理。公理並未得到證實,而是被假設為真,以證明其它不太顯而易見的陳述。

問題研究

  • 如果有人因為灑到臉上的胡椒而打噴嚏,這是一個具目的之行為嗎?
  • 「具目的之行為」是否包括錯誤?
  • *「大腦」和「心智」是可以換用的術語嗎?
  • 我們能用控制實驗來檢驗經濟理論嗎?
  • **你會把智能設計理論(Intelligent Design)分類成自然科學還是社會科學?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