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譯摘】年輕人的經濟課 - 4.「魯賓遜漂流記」經濟學


作者:Robert P. Murphy
譯者:吳莉瑋(電子書下載
圖片:** Lucky Cavey ** via photopin cc

年輕人的經濟課 - 4.「魯賓遜漂流記」經濟學

在這一課中,你將學習:

  • 孤立個體如何能說明經濟學的概念與範疇。
  • 儲蓄和投資的重要性。
  • 經濟學家如何解釋個體選擇。

介紹

在前三課中,你學到經濟學研究的是交換,你也知道,將人類行為歸類成「具目的之行為」這個看似簡單的決定,是如何推導出許多有助於我們解釋現代市場經濟運作的見解。在本書的第二部分,我們將開始,對買家與賣家使用貨幣進行交易的市場經濟,進行完整分析。這或許是大多數人認為經濟學書籍應該做的事!

然而,在我們潛入深水之前,本課是最後的「基礎部分」,我們將勾勒一些基本的經濟真理,這些經濟真理也適用於漂流到偏遠島嶼的孤立個體這種簡單的例子。我們在這極其有限的情況下,也可以作出數量驚人的結論。

多年來,許多批評家嘲笑這個以丹尼爾.笛福之名作命名的「魯賓遜漂流記」經濟學。[1] 我們顯然並不認為孤立個體可以用來準確描述現代經濟,相反的,我們認為在分析一個包含數十億相互作用之個體的經濟體之前,我們應該從單一個體開始分析,確保我們理解是什麼讓他運作。

你將在這一課看到,我們從個體面臨稀有性所採取的具目的之行為,發展出一般原則。就算魯賓遜獲救而回到文明世界,這些一般規則仍然適用。為了避免在第一步就搞得學生暈頭轉向,我們從簡單的魯賓遜案例開始,他在給定的環境下必須採取行動來改善處境。

魯賓遜以他的心智能力創造商品

獨自一人漂到熱帶島嶼,魯賓遜很快就意識到自己不樂見的事情正在發展。他的肚子開始發出咕嚕咕嚕聲、他的喉嚨乾燥發癢,他也沒看不到任何自然庇護所可以抵擋這個島上肯定會出現的任何可怕暴雨。魯賓遜拒絕向命運低頭,他決定採取行動來改變可見的歷史,讓事情的發展方向符合他的意思。

在他作出事情該怎麼進行的明智決策之前,魯賓遜首先要搞清他的處境。他爬上一座小山並觀察這個島嶼。魯賓遜注意到有許多椰子樹,遠處還有一些小河流。有幾個大小不一的岩石以及堅固的藤蔓。魯賓遜的心裡開始盤算著要從什麼開始著手。

我們在此先暫停一下,把這些處境轉換成經濟概念的術語。你或許已經理解,為什麼上段文字中提及的物品,對魯賓遜的處境至關重要,如果你是魯賓遜,你也會考慮這些現實。以經濟術語來說,魯賓遜在盤點他的庫存。也就是說,他在評估可供自己運用的稀有性儲備物品。

畢竟,魯賓遜可以如實說:「嗯…這個島具有地心引力,這意味著我不會漂到外太空凍死。這裡有充足的氧氣供應,這意味著我不會窒息。傳遞聲波的介質非常好,這樣我可以聽到暴風雨來臨。」這些島嶼的屬性雖然對魯賓遜也非常有用,也有助於實現他的目標。但魯賓遜在制定計畫的時候,不會把注意力集中在它們身上,因為它們並不稀有。魯賓遜不需要經濟地使用這些普遍的背景條件,但他需要以符合經濟效益的方式管理這些椰子樹、藤蔓等。

稀有性的明顯標誌是權衡。直到他找到其他食物來源之前(如打造一些捕魚工具後),魯賓遜需要確保自己不會太快吃完他的椰子。(他也不會只為了好玩就燒掉一堆椰子樹。)如果他決定使用一些岩石來蓋個庇護所,那麼他就不能同時使用相同的岩石來生火。即使藤蔓無處不在,他在割下來編漁網的時候也會考慮一番,因為這會讓他往後得深入叢林以取得更多藤蔓。

這些例子都展示出,魯賓遜在考慮涉及岩石、藤蔓、椰子等計畫時,得思考自己的行為所帶來的結果。這些物品是稀有的,魯賓遜以後可能會後悔,因為稀有物品的減少將會減少他滿足未來目標的能力。那些有助於實現目標,而且如果數量夠多還可能有助於達成更大目標的物品,我們稱作商品。相反的,重力和氧氣等背景條件在經濟意義上並非(典型的)商品,因為,不管魯賓遜做什麼,都不會降低它們對於實現目標的有用程度。魯賓遜並不需要擔心跑得太快而「用光所有氧氣」,他依靠重力讓被棍子打到的椰子落下時也不會面臨權衡。[2] 此外,魯賓遜也無法完成「更多的氧氣」或「更多的重力」等目標,因此,儘管氧氣與重力是他生存的必要條件,魯賓遜也不需要節約使用,它們不被列為經濟商品。

物品會因為被某個人納入計畫而變成商品,這種認知很重要。熱帶島嶼上的椰子不是因為它的物理性質變成商品,而是因為(a)它可以用來減輕飢餓;(b)魯賓遜不喜歡感到飢餓;及(c)魯賓遜認知到(a)點。如果魯賓遜並未認知到椰子可食用的事實,那麼他可能不會把椰子當成商品。舉一個不同的例子,或許有些島上的植物有藥用價值,但如果魯賓遜不知道,這些植物就不會變成經濟商品。

消費品與生產品

我們現在了解廣泛的商品,接下來就可以開始做一些區別。一方面,魯賓遜認識到某些稀有性物件能夠直接幫助他實現目標。例如,河裡的水可以直接解渴,椰子可以直接解飢。經濟學家稱它們為消費品。

另一方面,有些物品肯定有用,如果魯賓遜有夠多這類物品將有助於實現目標,因此,它們是商品,但它們並不是直接對他有用。它們只是間接有用,因為它們有助於魯賓遜獲得更多消費品。例如,長棍本身對魯賓遜而言沒有作用,如果它是島上唯一的物品,魯賓遜也不會把它當成商品。但因為椰子掛在樹上,其中有一些魯賓遜搆不到,突然間,這根長棍獲得間接價值。魯賓遜現在覺得長棍是商品,僅管它無法直接充飢,但它能間接幫助他實現目標。經濟學家把假設中的長棍這類物品,稱為生產品、生產要素或生產手段。

對於商品而言,消費品與生產品之間的區別只存在行為人的心中。例如,如果綠巨人浩克也漂流到魯賓遜的島上,浩克可能會認為長棍是美妙的用具,讓他可以抓到肩胛骨之間搔不到的癢處。對於浩克而言,同樣的一根長棍會變成消費品。


土地、勞動力與資本品

即使在生產品的類別中,我們也還能再做區別。那些大自然直接餽贈的生產品,通常稱為土地或自然資源,包括河流裡的水或持續長出來的椰子等永久性物品,也包括有限資源,例如魯賓遜可以用來作成平底鍋或魚鈎的少量錫礦。

而魯賓遜的勞動力是最重要也最靈活的生產品,也就是魯賓遜用身體提供的生產性服務。就經濟原則的邏輯而言,把勞動力和其它提供無限服務的自然資源(妥善維護的話)列成同一組,相當合理。然而,經濟學家們一直以來都給予勞動力特殊待遇,一方面因為勞動力是每個人都擁有的生產要素,另一方面也因為勞動力是每個生產過程中的必需生產品。當魯賓遜將身體用於間接滿足目標時,他就在從事勞動。另一方面,如果他透過控制手、腦等身體部位來直接滿足目標時,經濟學家會把這稱為休閒。魯賓遜會把「體力」分配給勞動與休閒,以滿足他認為最重要的目標。歷史上,經濟學家們將此稱為勞動的負效用,強調個體會直接享受休閒,而只有在勞動能夠(間接)實現一些比被犧牲掉的休閒更重要的目標時,才會把寶貴的時間分給勞動。[3]

最後,資本品是那些人們創造出來的生產要素。[4] 每個資本品都由(至少一個)自然資源與勞動力相結合。大部分的資本品也由(現存)資本品所生產。[5] 在魯賓遜的小島上,他用藤蔓加上勞動力所製造的漁網,以及他用岩石、樹枝、泥巴、樹葉加上勞動力所打造庇護所,就是資本品的例子。

收入、儲蓄與投資

我們現在知道,魯賓遜可以將他所處世界中的各種稀有物品,分成自然資源、勞動力、資本品與消費品(包括休閒)等類別。而把這些串連起來的,則是流動的時間,以及魯賓遜對於自身行為將如何改善未來幸福的理解。具體而言,魯賓遜可以為了提高未來收入,選擇在今天儲蓄與投資。

收入是指個人在一定時間內可能獲得的消費品(與服務)。[6] 儲蓄則出現於某人的消費少於其收入時;也就是「量入為出」。投資則是將部分生產用於未來收入而非直接消費。

在第10課中,我們將更詳細地討論收入、儲蓄與投資在現代市場經濟裡的關係,在現代市場經濟中,大部分的交易都涉及金錢。現在,我們快速說明,即使在簡單的魯賓遜經濟學中也會出現的這些先進概念的相似品。

用算例來說明會比較簡單。顯然,選用下述數字只是為了簡化,讓情況看來具體到足以使你感受魯賓遜所面臨的權衡。假設,魯賓遜找到一顆適合的樹,讓他每小時能徒手打下1顆椰子。如果魯賓遜每天投入10小時勞動,其餘時間留給休閒(包括睡眠),這意味著他的原始勞動力,能夠讓他每天從島上自然資源中獲得10個椰子。幸運的是,魯賓遜只需要每天吃10顆椰子就有充足營養保持健康。但是,每天勞動10個小時,沒有週末,這很難稱為理想的生活方式。除了這種艱苦的時間表,魯賓遜也知道,在做多少吃多少的脆弱生存情況下,萬一他生病或受傷,很容易就會面臨死亡。

解決方案有的。魯賓遜是個具有紀律且足智多謀的人,他也理解到儲蓄與投資能夠大幅提高生活水平。在他評估了目前狀況後,魯賓遜開始儲蓄每日收入的20%。換句話說,魯賓遜每天持續勞動10小時,每天收集(收入)10顆椰子,日復一日。但他每天只吃(消費)8顆椰子,因此,他在每天的收入中忽略(儲蓄)2顆椰子。

魯賓遜量入為出了25天後,累積了50顆儲備椰子。自此他又恢復每天10顆椰子的進食量,每天都消費完他的全部收入。魯賓遜停止累積椰子的主要原因,是他發現椰子從樹上掉下來5天以後就會開始走味。因此,魯賓遜設定了一個日常規律,他每天挑選10顆新的椰子,並把它們放到庫存的其中一邊,而從庫存另一邊最舊的椰子開始吃。有了這個周期後,魯賓遜每天仍然能吃到整整10顆椰子(味道還不錯),而且還有50顆儲備椰子可以應急。例如,如果魯賓遜因為生病無法勞動時,他能在食量減半的情況下有十天的存糧。[7] 因為他願意辛勤工作並儲蓄果實,跟剛開始相比,魯賓遜大幅提高他的生活水平。他不再處於飢餓邊緣,魯賓遜現在有十天的緩衝時間。

儲蓄並累積消費品的簡單行為很有用,但魯賓遜意識到自己可以做的更好。在評估手頭資源後,魯賓遜把自己的儲蓄投資在長期計畫,他希望透過這個計畫能夠永久性增加他在未來的每日收入。仗著他的50顆儲備椰子,魯賓遜決定暫時休息兩天不去收集新椰子。

但我們的英雄並不是在放假!與此相反,魯賓遜把他第一天的10小時都花在島上遊蕩,收集合適長度與厚度的樹枝。這個過程很緩慢,因為魯賓遜看到合適的樹枝時,他需要用鋒利石頭先稍微鋸開,樹枝才不會在折下來的時候被折壞。[8] 魯賓遜在第一天吃掉10顆椰子,他的庫存減少至40顆椰子。儘管他工作了一整天,卻沒有獲得新椰子。相反的,他只有一堆堅固的長樹枝,他把它們從原來的形狀和地點轉換成現狀。

魯賓遜在第二天時又花了5小時用鋒利的石頭準備更多樹枝。然後,他花了2個小時切下一些藤蔓並拖回營地。最後,第二個工作日的剩下3個小時,魯賓遜把樹枝攤在地上對接,然後用藤蔓把樹枝對接的重疊處緊緊捆住。第二天結束時,魯賓遜的庫存降至30顆椰子。但是,除了(減少)的儲蓄儲備外,魯賓遜還多了新的資本品:一根又長又堅固的棍子。

隔天,魯賓遜帶著他的資本品出去兜風。他滿意地發現,透過這個新資本品的協助,他可以用1小時的勞動取得5顆椰子。因為他的生產力巨幅增加,魯賓遜認為他現在做太多了!魯賓遜現在每天只要花4小時採集食物,而不是10小時。現在他每天都有20顆新椰子,比他的徒手「收入」還多了兩倍。魯賓遜重新補充他的庫存,儲備最多數量的可口椰子,他在幾周內持續從他的新收入中儲蓄,直到他的庫存增加至100顆椰子。[9] 他再次回到全食量的5日儲備,不同的是,現在「全食量」指的是每天20椰子。在這個新平衡狀態下,魯賓遜每天花4個小時打下20顆新椰子並補充儲備。而同一天,他吃掉20顆最舊(最成熟)的儲備椰子。

魯賓遜先生的前景顯然看好。在此之前,他得密集地每日工作10小時;一整天爬樹是很困難的。這些辛苦的勞動,換來每天10顆椰子的報酬。但因為他打造資本品的明智投資,魯賓遜現在每天只要花4小時用長棍打椰子,這可比徒手爬樹輕鬆得多。而且他每天還能夠享受比以前多一倍的椰子,而坦白說這也是他每天對椰子的食慾上限了。

還有一個更重要的細節。如果魯賓遜想永遠保持他生活水平新高,他不能夠耽溺於享受每天20小時的休閒。不,除了每天花4個小時收集新椰子的勞動之外,魯賓遜也必須奉獻一些寶貴時間來維護他的長棍。例如,假設長棍使用了整整一星期後,樹枝組接處開始脫結,長棍兩端磨損嚴重。這意味著魯賓遜在使用了新資本品7天以後,他得花一些時間來替換首尾兩端的樹枝,還得用新的藤蔓重新綁緊長棍。

如果魯賓遜每天只勞動4小時來收集椰子,他只能怠惰7天。魯賓遜在第8日上午會發現長棍沒那麼好用,然後他得在這天花(譬如)7小時,收集新的藤蔓和兩截樹枝,並重新組裝長棍。此外,除了得工作那麼長時間,魯賓遜還得動用他的椰子儲備,因為他那天無法收集任何新椰子。

相較於這種動盪的時間表,輕鬆工作7天取得大量椰子,但在第8天緊張兮兮地辛苦工作還得不到任何椰子,魯賓遜可以把生活安排得較平順一些。在這個新平衡的典型日常生活中,他可以花4個小時收集20顆新椰子並加到庫存(當然他吃了100顆庫存裡最成熟的20顆)。但他每天多花了1個小時維護他的資本品。這樣一來,在典型日程過了一周後,魯賓遜已經進行了7個小時的勞動,對因使用而有所損耗的長棍進行必要修復。[10]

我們可以用經濟學術語,來退一步描述魯賓遜的所為。魯賓遜透過低於收入的消費(量入為出),他儲蓄了一些椰子,建立防範未來收入中斷的基金。此外,魯賓遜還投資他的資源,拿來製造能大幅提高勞動生產力的資本品。長棍完成後,魯賓遜每天只消費淨收入,他將總收入的一部分投資在平衡資本品的折舊。

商品以單位估價

經濟理論中最重要的進展之一,就是理解人們以單位評估商品價值,而不是以整個商品類別互相比較。用經濟學的行話來講,他們現在說人們基於商品的邊際效用對商品估價。

這種新思考方式的典型例子是所謂「水與鑽石悖論」。乍看之下似乎很奇怪,水的價格這麼低(有些餐廳甚至免費提供!),但鑽石的價格則如此高。(試著跟服務生要一杯填滿的免費鑽石。)如果經濟學家認為,商品的價值最終與人類滿足主觀目標的企圖相關,鑽石怎麼可能比水更有價值?畢竟,如果你渴死那就別說要滿足其它目標了。

三位不同的經濟學家分別在1870年代初分別獨立找出這個問題的解答:是的,解釋物品價值的方法,得理解那些對物品估值的人抱有什麼目標。但是,真實世界中,這個人在做選擇時,從未面臨「全部的水」與「全部的鑽石」這種權衡。如果真得選擇,那麼,這個人很可能會選水。但在日常生活中,水的取得很容易,所以每加侖水的價值很低。相反的,鑽石沒有多到足以滿足所有人對鑽石的需求。這就是為什麼鑽石相當有價值。經濟學家們說,鑽石比水還稀有。

這種以單位對商品估值的原則,同樣適用於魯賓遜的世界。例如,假設有天晚上魯賓遜不小心睡著了但他的營火還沒燃盡。有陣風剛好把火花帶到魯賓遜用藤蔓、樹枝跟樹葉搭建的簡陋庇護所。等到魯賓遜睡醒時,整個小屋都陷入火海。

魯賓遜知道他得趕快在它倒塌砸到自己之前跑出去,而他剛好有時間帶著一樣東西一起逃出地獄。庇護所裡的東西只有1顆新鮮椰子和1只他以前在船上戴的手錶。他該選擇什麼樣東西一起逃出火海?

膚淺的猜測可能會說:「魯賓遜應該選椰子,避免飢餓比保留一個無用的文明紀念品更重要。」

但這個答案是錯的。少了這顆椰子並不意味著飢餓與飽足之間的差別。事實上,魯賓遜還有99顆遠離火場的椰子儲備。最糟糕的情況下,魯賓遜唯一的犧牲是某個特定的一天只能吃19個椰子(甚至不一定是隔天),而不是平常的20顆椰子。事實上,魯賓遜可能會決定在某天額外工作12分鐘[11] ,打下21顆椰子來彌補火災的損失。

普遍的原則是,魯賓遜將以單位評估商品價值。當他要決定某個特定的椰子相比於某只特定的手表珍貴多少時,他會考慮他的目標將如何受到這些特定物品影響。對魯賓遜而言,100顆椰子比100只手錶更有價值並不重要;這不是他在面對著火小屋時所面臨的問題。他必須要決定的是1顆椰子是不是比1只手錶更有價值。正如我們看到的那樣,損失1顆椰子不會世界末日。它只意味著,魯賓遜將不得不在某些時候少吃一點,或多工作一點。經濟學家們說,椰子的邊際損失微不足道。這就是為什麼魯賓遜選擇手錶很合理,因為他是基於情感因素估值。

最後一塊拼圖:魯賓遜該拿自己怎麼辦?

我們終於準備好如何解釋魯賓遜的行為。簡單地說,魯賓遜所做的決定,是為了達到他最重要的目標。以經濟學語言來說,魯賓遜採取行為以實現排名最高的偏好;某些經濟學家會說魯賓遜會「最大化他的效用」。

然而,在此有個重要警告。當魯賓遜在做選擇時,他不能單純考慮他主觀上認為的收益,他還必須考慮成本。某項決定的成本,是魯賓遜因為此項決定而無法達成的次重要目標(相比於該項決定所欲達成的最重要目標)。經濟學家經常用「機會成本」來形容這種情況,他們將此定義成因為選擇而被犧牲掉之次要目標的主觀價值。

本課截至目前為止,已經解釋了魯賓遜在日常決策中所面對的權衡。如果不理解他各個選擇間的連繫,我們就無法獲知魯賓遜決策的實際意義。例如,讓我們重新思考魯賓遜逃出著火小屋這個行為。我們說過,魯賓遜面臨在1顆椰子與1只手錶間的權衡。但實際上,我們作了一點弊,劇情快轉到需要權衡的瞬間。現實生活中,魯賓遜可以有各式各樣的選擇。他可以不要帶走椰子或手錶,而決定用雙手猛打自己的臉。或者他可以拿起椰子,然後把椰子水倒在燃燒的屋頂上。事實上,我們只是理所當然地認為,魯賓遜會把逃離小屋擺在首位。他當然也可以選擇在吸入過多濃煙暈倒之前,從容地待在小屋裡吃掉他那顆最後的椰子。

討論魯賓遜愚蠢地讓自己的小屋著火後會採取什麼行動時,我們沒有考慮到剛才提到的那些笨選項。我們知道,魯賓遜會先挽救自己的生命,選擇逃離小屋,因為(我們假設),他把自我保護擺在偏好名單上的高位。(譬如,遠高於多睡幾分鐘。)我們從描述得知,他面臨只能帶一樣東西一起逃的實質決策。我們沒有比較搶救手錶的好處跟不能用手打臉的機會成本。因為那甚至不是他行為的真實成本,因為「打臉的快樂」被假設不在魯賓遜的偏好名單高位上。

相反的,在試圖理解魯賓遜真正面臨的決定時,我們會看什麼是最好的選擇,以及他決定搶救手錶後會因此犧牲什麼。在我們的故事中,我們假設魯賓遜的下一個最佳選擇是搶救椰子。[12] 經濟學家會如此解釋魯賓遜的行:魯賓遜認為擁有手錶的好處大於少了1顆椰子的成本。換言之:魯賓遜可以用1只手錶和99顆椰子實現的目標,比他沒有任何手錶但有100顆椰子能達到的目標,更重要。

魯賓遜的另一個決策就比較複雜,但基本原理相同:魯賓遜總是選擇好處(收益)超過成本的選項。例如,當魯賓遜決定在某天多工作1小時以收集更多藤蔓,那是因為他認為收益大於成本。在這種情況下,好處是(最終)在未來消費較多椰子的額外享受。(記住,他需要這些藤蔓讓長棍保持在良好狀態以打下椰子。)成本則是魯賓遜因為多工作1小時而無法實現之次重要目標的價值。例如,假設他去砍藤蔓的路上,看到一堆因為瘋狂雷擊而被打落的藤蔓,完美地散亂在地上。在這種情況下,魯賓遜決定多享受1小時的休閒。這意味著他原先決策(花1小時砍藤蔓)的機會成本,是當天有20小時的休閒,而不是19小時。[13]

本課的最後要點是魯賓遜的所有行為都受到他的期望所引導,也就是他對未來的預測。當魯賓遜作出某個具體決策時,他選擇的是這個決策結果帶來的預期收益大於成本。他很可能是錯的。例如,魯賓遜可能會花費數週時間收集樹枝和其他材料來建造一艘木筏。他認為他能用它來逃到外海,希望會有人會經過那裡而因此獲救。對魯賓遜而言,這個渺小的逃生機會帶來的好處,比他建造木筏時犧牲的休閒更重要。

然而,經過多次的嘗試,魯賓遜認識到這片大海讓他沒法只用木筏逃離小島。不幸的是,他在島上找不到可以拿來當大帆的東西。他遺憾地發現花在木筏上的努力完全是浪費時間。或者更準確地說,完整浪費了他的休閒時間。

儘管魯賓遜犯了錯,身為經濟學家的我們,仍然會把他原來的選擇,解釋成魯賓遜認為出海帶來的好處大於那些閒暇時間的成本。雖然這並未涉及真正的權衡,但最終,是魯賓遜的信念(與偏好)引導他的決定。



1 現代的讀者可能想到2000年電影《浩劫重生》裡湯姆.漢克扮演的角色。

2 如果魯賓遜把長棍當成火把用,他就不能再用同一根長棍去打椰子。但不管他的行為如何,重力的作用仍然相同。

3 請注意,休閒並不一定是指在海灘上閒逛,勞動(工作)並不一定是指消耗體力。魯賓遜可能喜歡在海裡游泳,這種活動是很好的體力鍛煉,甚至會讓肌肉隔天痠痛。但在享受這個活動之前,他得先從事無聊至極而且對體力要求不高的收集營火用樹枝的任務。

4 定義中的各元素都很重要。如果魯賓遜所創造的商品並非生產要素,那就不是資本品,而是消費品。如果魯賓遜擁有一項生產要素的商品,但並不是自己生產的,那麼,它也不算是資本品,而是天然資源。

5 就邏輯而言,人類歷史上生產出來的第一件資本品,必須是某個人用勞動將原始大自然資源改造成生產要素。

6 就技術層面而言,總收入是指特定期間的最大消費額,而淨收入則是在投資足夠維持未來相同總收入之後的最大的可供消費額。

7 我們可以假設椰子從樹上打下來的第十天後,味道雖然變差但仍可食用。

8 請注意,鋒利的岩石是一種天然資源,魯賓遜把它再加上自己的勞動來鋸斷樹枝,以生產出資本品。

9 在魯賓遜第一天使用長棍時,有30顆椰子庫存。如果魯賓遜每天打下來的20顆椰子中只吃15顆,要將庫存累積到100顆得花上2個禮拜。在那之後,也就是第15天開始,他就能夠吃每天打下的椰子量,也就是20顆椰子。

10 為了讓故事合理,魯賓遜在技術層面上得使用第七個工作天的第五個工時,以及下周開始的第一個工作天的第一個工時,來換下長棍頭尾的樹枝並重新用藤蔓綁上樹枝。這是因為,就算魯賓遜要花7小時來維護長棍,他也不能將這些工作平均分攤到七天,根據描述,換下頭尾樹枝並綑上新樹枝的這項工作,一個小時做不完。如果你是純粹主義者,想要確切描述出魯賓遜每天工作的循環,請記住,魯賓遜可以選擇投入多於4小時來收集椰子(同時只消耗20顆椰子),暫時讓庫存超過100顆。然後,如果之後魯賓遜需要更多時間來維護長棍時,他可以動用椰子儲備。透過適當的規劃,庫存可以不低於100顆,而魯賓遜也永遠不需要吃放超過5天的椰子。

11 記得魯賓遜用長棍可以在每小時打下5顆椰子,這意味著他每12分鐘可以收集1顆椰子。

12 換句話說,如果手錶不在屋內,魯賓遜會選擇搶救椰子。

13 還記得,魯賓遜得花4小時時間收集椰子,因此,他每天還剩20小時。如果他繼續工作第5個小時的話,他的休閒就只剩19小時,包括睡眠。

課程小結…

  • 我們可以透過研究只包含一個人的想像「經濟體」,從中學到很多基本的經濟概念與原理。在簡化場景中學習掌握這些工具後,我們可以把這些工具應用到涉及許多人的複雜現實情況。
  • 個體所作的重要決策之一,就是要把時間和其它資源投入現在還是未來。透過儲蓄與投資,人們犧牲當前的享受,但是能在未來取得更大的享受。
  • 經濟學家們說,假如主觀收益大於成本,個體將從事越多「單位」的行為。

新的術語

  • 經濟地使用(economize):小心使用資源的行為,因為資源稀有,只能滿足有限數量的目標或偏好。
  • 消費品和服務(consumer goods and services):直接滿足個體偏好的稀有性有形物品或服務。
  • 生產品/生產要素/生產手段(producer goods / factors of production / means of production):間接滿足個體偏好的稀有性有形物品或服務,因為它們可以被用來生產消費品和服務。
  • 土地/自然資源(land / natural resources):大自然饋贈的生產要素。
  • 勞動力(labor):個體之身體對於生產的貢獻。
  • 休閒(leisure):一種特殊類型的消費品,個體使用身體(和時間)直接滿足偏好,而不是從事勞動的結果。
  • 勞動負效用(disutility of labor):經濟學家用來描述人們喜歡休閒更甚於勞動此一事實的術語。人們只會為了其間接回報而從事勞動。
  • 資本品(capital goods):人造的生產品;並非直接來自於大自然的禮物。
  • 收入(income):某個特定期間內,個體預期能新增的消費品和服務。
  • 儲蓄(saving):消費少於收入;量入為出。
  • 投資(investment):把資源投入預期將增加未來收入的計劃。
  • 生產力(productivity):某個生產要素在某段期間的生產量,通常用來作為勞動力的參考。
  • 均衡(equilibrium):干擾或變化平息後的穩定狀態。
  • 折舊(depreciation):資本品在生產過程中的磨損或「耗盡」。
  • 邊際效用(marginal utility):經濟學術語,指每增加一個單位的商品或服務所能增加的主觀享受。
  • 收益(benefits):行為帶來的主觀享受。
  • (機會)成本((opportunity) cost):因為某個行為而犧牲之次佳選擇的收益。
  • 預期(expectations):個體對未來的預測,涉及其對於「世界如何運作」的認知,進而引導其當前行為。

問題研究

  • 經濟學是否假設個體的行為孤立於社會?
  • 說魯賓遜用他的「心智能力」創造商品是什麼意思?
  • 休閒有可能比勞動需要更多的體力嗎?
  • 為什麼魯賓遜需要擔心他的資本品折舊?
  • 預期是如何影響一個人的決定?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