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譯摘】年輕人的經濟課 - 14.股票市場


作者:Robert P. Murphy
譯者:吳莉瑋(電子書下載
圖片:rednuht via photopin cc

年輕人的經濟課 - 14.股票市場

在這一課中,你將學習:

  • 股票市場的定義。
  • 企業債券與企業股權的差別。
  • 股票投機的社會功能。

股票市場

在日常對話中,人們經常提到「市場」,並問說市場是「上漲或下跌」。他們的意思並非整體市場經濟,而是股票市場。股市是一種特殊市場,買家和賣家在其中交易公司股票,公司股票是能夠合法轉讓的公司部分所有權轉。例如,如果有人擁有50股的Acme公司股票,而Acme公司共發行1,000股,那麼這個人就擁有5%的Acme公司。這個人與其他股東按比例擁有Acme公司的資產與收入。

股份買賣出現於交易所,如紐約證券交易所(位於紐約華爾街11號)或倫敦證券交易所。你或許看過瘋狂交易員對出現在超大螢幕上的股價競標。隨著網路科技的發展,對於一般人而言,買賣股票(通過股票經紀)變得更加容易,而不必實際到訪證券交易所。

當人們提及某隻特定股票的價格時,他們通常是指最後一筆交易的價格。在許多與股市不相關的場景中,賣方會先定價並等待一段時間,觀察賣出多少後再調整價格。例如,一對想要賣房子的夫婦,可能會先掛上售價後等上至少一個月,才會考慮減價。雜貨店可能會較頻繁地更新牛奶或雞蛋的價格,但即使如此,購物者通常不會看到這些項目的價格每過一個小時就改變。股市的情況就不同了,每天都有數十億的個股易手,其價格可能非常波動,時時刻刻都隨著衝擊「市場」的新訊息而變化。

為什麼發行股票?(債務與股權)

在第12課中,我們了解,企業家有時向別人借錢以加速業務擴展。如果是獨資企業,想要獲得外部資金的個人經營者可能會向朋友或家人貸款,依靠非正式的契約以及債主對其人格的信任。

而另一種集資方法,則是販售企業的所有權。在這種情況下,現有業主可以透過首次公開募股(IPO),公開發行販售給他人的股份。或者,現有公司也可以透過出售額外股份的股票以籌集更多資金(從而稀釋原股東的所有權)。

基於各種不同規定、法律與稅務原因,股份公司相較於其它型式的公司較為有利。在本課中,我們的目標只在於了解公司透過發行債券與發行股票來籌資,這兩者之間的基本差異。後者也被稱為發行股權,因為它賦予了該公司的所有權。

舉個具體案例,假設Acme公司做得很不錯,並希望籌集1億美元以擴大營運。其方法之一是出售新債券給放款人,承諾支付(譬如)每年5%的利息,並在十年後返還本金。在這個方法中,Acme立刻就獲得所需的1億美元,在償付1億美元以撤銷債券之前,必須連續十年支付500萬美元年息。(如果Acme不希望在未來拿出1億美元的話,它當然可以透過發行新債券來以債償債,就像屋主再融資一樣。)

Acme透過發行新債來集資,有其優缺點。如果事情按計劃發展,這1億美元的新資金(花在新工廠、廣告與招募高手經理人等),將提高Acme每年超過500萬美元的收入,這意味著所發行的債務將「自償」。也就是說,Acme的收入增加且足以負擔利息支付,因此,長期而言,Acme的所有人(即股東)將因發行債券的決策而變得更富有。無論這個決策最後獲得良好結果或是被證實只是個美好幻想,Acme都仍得支付其借款的5%固定利息。

承擔額外債務的缺點,就是無論舉債結果是否有利可圖,Acme都需支付債權人(即債券持有人)。如果這1億美元的新資金沒讓Acme(平均)每年至少增加500萬美元的利潤,Acme的所有者將因其錯誤決策而變窮。如果他們能正確地預測Acme公司的命運,就不會同意以5%的利率借錢,然而,一旦售出債券後,他們就無法閃避合約義務。他們被鎖死在每年高達500萬美元的利息支付,無論Acme的營運狀況如何。[1]

若不發行新債券,Acme公司可以販售新發行的股票。例如,假設原本Acme有200萬股,分別由社會中的不同的所有。如果Acme以每股面值50元發行200萬股新股,這將提供擴張所需的1億美元新資金。但現在,Acme的股數上升至400萬股,原股東的所有權比例被稀釋了。譬如,如果比爾擁有20萬股,他原先擁有10%的Acme,但在發行新股後,比爾原先擁有的20萬股,現在只占5%的Acme(400萬分之20萬)。[2]

通過擴大Acme本身的所有權股數,這些新股並不等於Acme的固定支付承諾(債券就有)。身為部分所有人,如果擴張進展順利而公司具有實質收益,這些新股東能共享「好處」,但另一方面,如果Acme未來幾年表現不佳,他們也蒙受呈比例的損失。因為股東為剩餘索取權人(Residual Claimant),股票所賦予的Acme資產所有權份額,為償付其他債權人之後的剩餘部分。例如,在某年的營收中,Acme必須先支付合約利息給債券持有人,才向股東發送股息。

經濟學家和其他金融分析師有著不同的理論與經驗法則,來解釋某個給定公司對於債務與股權之間的理想平衡。以本書目的而言,已足以讓你了解新發行的債務(而不是股權),增加現有股東回報的可能性,但有更高風險。相反的,如果現有股東發行更多股票,並將讓更多人擁有部分的公司所有權,雖然高回報的範圍減少,但同時也可以與更多的人分擔虧損。

某公司的槓桿比率,是指其債務與股權的相對大小。若公司槓桿比率較高,所有者有更高的潛在回報,但也有更高的破產潛力。在金融市場世界中,企業會採取不同的槓桿比率。某些投資者購買槓桿比率較低之保守公司的股票(或放款給保守公司),而其他更積極的投資者,則對高債務負擔但擁有健全商業計畫的公司較感興趣。

股票投機的社會功能

從個人投資者的角度來看,公司股票是一種個人儲蓄的特殊投資途徑。投資者不將錢藏在床墊下或借給銀行,而可以選擇購買一間或數間公司的股票。投資者期望自己投資的市場價值隨時間推移而增長,無論是因為公司定期支付的股息(公司將部分獲利分配給股東的份額),或是因為股票的市場價格上升。很多人會將至少一部分的儲蓄投資於公司股票,因為公司股票通常比債券提供更高的回報率。[3]

儘管其實沒有明顯的分界線,人們往往認為股票投資者不同於股市投機者。投機者買入股票並非看在公司長期的增長潛力,而是期望不久後的股價上升。投機者不尋找健全公司來投資,而是尋找被低估的股票以達到快速獲利。[4] 在許多人眼裡,股票投資是市場經濟中一個非常值得尊敬也確實至關重要的功能,而股票投機則被認為不道德且有害。

這種對股票投機的譴責,未能體會這種活動的真正貢獻。在第13課中,我們了解到,成功的企業家以低價購買資源,將其轉換成商品與服務,以獲取更高價格。企業家獲得的利潤越高,這種資源與消費品價格的差距就越大。而企業家則提供重要的社會功能,將稀有資源引導至那些(粗略地說)最具附加市場價值的活動上。

股票投機者僅是企業家的某特定類型。畢竟,投機者的座右銘是「低買高賣」。精明的投機者在其它人發現之前,識別出被錯誤定價的股票,並獲得相對應的好處,而後其他投資者才開始看到投機者看到的東西。例如,假設Acme公司股價為每股40美元,但投機者山姆認為這個價格過低,而股價將在周末一份新報導出爐後,上漲到45美元。(該報導帶來的好消息,會讓許多投資者修正他們對Acme未來收入的期望。這些期望變化,將導致投資者現下競標Acme股票,因為這些股份代表Acme公司未來盈利的部分索取權。)基於這種升值的預期,山姆購買了10,000股的Acme。如果他的直覺正確,該報導讓股價上升到45美元,山姆就可以賣掉股份,並因他的投機而獲得50,000美元進袋。當然,如果山姆搞錯,Acme的股價下跌到35美元,若是他在此價格下賣掉持有股份,則將虧損50,000美元。

許多觀察家將股票投機與純粹賭博相連結,但這兩者間有個本質上的差別:當有人在輪盤對紅區下注1,000美元,這個動作並不會影響輪盤的運轉,至少在誠實賭場內不會!然而,當投機者山姆認為40元為低估價格而購買10,000股Acme時,這個行為往往會推高Acme的股價。畢竟,Acme的股票需求突然增加,而股票供給不變,所以,在其他條件相同下,Acme的股價將上升。所以,我們看到,當投機者相信某股票在未來會上漲時,他們試圖從預測中獲利的嘗試,將導致價值被低估的股票上漲。

另一方面,如果投機者相信某股票被高估,那麼他們的行為往往會推低價格。例如,假設Acme的股東認為40美元的股價為高估。他可以賣掉10,000股,然後在股價下降至38美元時再考慮買回來。最終他擁有相同數量的Acme股份在手,但他同時也因投機動作而獲得額外的20,000美元。[5] 同樣,在這種情況下,投機者為獲得個人利益的努力,將導致股價最終往正確的方向移動,因為(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他在40美元時的賣出往往會推低Acme的股價。

綜上所述,成功的股票投機者能辨識且糾正被錯誤定價的股票。雖然動機大多是個人經濟利益,但這些行為也在幾個層面上對社會有用。首先,也是最明顯的,投機者如果成功,實際上會減少股價波動。畢竟,他們的行為會在價格過低時拉高價格,並在價格過高時壓低價格。投機者能使股價不會偏離其「應有價格」太遠,而能減少股價的日常波動。投機者的存在,使得股市整體對於普通投資者而言更加有序也更安全,而無需擔心某隻股票在某個「意外消息」後股價下跌30%,因為投機者通常在事情發生的幾週前就有所感,並讓股價移動到相對應的價格。

更根本而言,股票需要準確定價,這很重要,因為股票代表實際上的公司部分所有權,也就是稀有性有形資產與其替客戶生產的商品與服務。回想一下,黃金的較高市價是一種訊號,告訴企業家們:「我只能用在消費者願意因為使用黃金而支付更多的重要計畫上。」以類似的方式,一間非常有價值的公司,需要有非常高的市場價格(即每股價格乘以總股數),以確保它落於最嚴謹的所有者手中,並做出影響公司命運的正確決策。

舉個蠢例:如果基於某種原因,微軟的股價突然暴跌,投資者可以用1美元買到1百萬股,那麼,將意味著可能只花大概9,000美元買到微軟。如此一來,數以億計的PC用戶命運,將受到任何一個擁有9,000美元且覺得「自己可以把微軟營運得更好」的人所擺佈。在現實中,當然,微軟市值(在撰寫本文時)有幾千億美元。其主要股東可能會在組成董事會或決定其他議題時作出關鍵的錯誤決策,但高股價確保決策者會嚴謹的為其決策負責。[6]

最後,回想一下上節所學:公司籌集新資金的方法之一是發行新股。投機者透過提高股價準確度,能夠幫助讓新的儲蓄流入公司,讓那些具有最佳前景的公司能具有較高股價,因而獲得更多用於擴張的資金。



1 我們忽略了Acme提早贖回債券的可能性,也就是說,依照合約Acme有權提早償還1億美元,從而避免被鎖定5%的利息。

2 注意,比爾持有之股票的市場價值很可能會因為該筆交易增加,儘管他的Acme持有比例已經下降。確實,Acme的資產要(粗略地說)分成4百萬份而不是2百萬份,在此層面上,每股市場價格將預期下降。另一方面,Acme的經營者打算用新股發行帶來的額外1億美元來使公司更具生產力,這往往會哄抬股價,因此,比爾持有的200,000股市場價值也會上升。只有時間會告訴我們Acme的決定是否明智,我們只是要解釋,當公司發行新股時,現有股東的財務利益並不一定會受到傷害。不幸的是,當現實世界中的企業發行新股時,金融新聞報導往往會給出這種印象。

3 當然,公司股票比債券更具風險。股票的市場價格可能會非常波動,而債券收益則依合約固定,這意味著投資者(放款人)必須面對債券發行人違約的風險。(債券投資者也面臨著利率風險,也就是市場利率改變而影顯手中持有之債券市值的風險。但只要投資者持有債券至到期日,所獲得的支付流量默認是固定的。)

4 即使在此,區別也很模糊。有人可能會認為股票被低估的原因是因為該公司「基本面」堅強,而可能在未來享受強勁盈利。這種人可以被歸類為投機者,如果他買股票的原因,不是因為股息,而是因為他預計其他投資者很快就會看到自己看到的東西而哄抬股票價格。

5 即使是那些剛開始不擁有任何Acme股份的投機者,也能透過察覺到Acme股價高估而獲利,他們可以向原Acme股票持有者借來股票,並以目前市場價格40美元賣出,然後再以較低價格買回股票並還給原來的股票持有者。

6 非常富有的投資者可能會持有微軟的一小部分,如果他們不具備電腦產業的知識,相較於持有該公司大部分股份(以及影響軟體開發重要決策的投票權等等),這些投資者可能會把自己的儲蓄分散到許多公司股票上,但卻不是任何特定行業的專家。

課程小結…

  • 股票市場(位於實際存在的交易所與電腦網路)匯集企業所有權股份的買家與賣家。股市決定了哪些人是公司的實際擁有者,而這些人則對公司的營運狀況負起最終責任。
  • 當公司發行債務,出售債券以從放款人手中借入資金時。不管公司成功與否,它都需依照合約金額償付利息及本金。另一方面,當公司發行股票,出售股份以從投資人手中籌集資金時。這些投資人享有該公司的部份盈利,並與該公司的成功(或失敗)相連。
  • 股票投機者試圖「低買高賣」(或「高賣低買」)。成功投機者能修復「錯誤估價」的股票,因為他們的行為能推高被低估之股票的價格,並推低被高估之股票的價格。

新的術語

  • 股票市場(stock market):一種特殊類型的市場,買家和賣家在其中交易公司股份。
  • 公司股票(corporate stock):某公司的部分所有權。如果該公司總共有100,000股,握有5,000股的人就擁有5%的該公司。
  • 證券交易所(stock exchanges):買賣股票的特殊地點或場所。最著名的例子是位於華爾街的紐約證券交易所。
  • 股票經紀公司(stock brokerages):幫助個人買賣股票的公司。股票經紀將代表客戶執行其買賣股份的指令。
  • 獨資企業(sole proprietorship):由單一個人擁有的企業。
  • 集資(raise capital):增長中的企業透過向外部投資人銷售其部分所有權的過程。
  • 上市(going public):讓廣大民眾都能購買公司股票,相較於那些受到原擁有者特別邀請的有限所有權。
  • 股份有限公司(incorporation):將所有權配發給各組成股份的公司形式。
  • 首次公開募股(Initial public offering, IPO):企業決定上市後的第一次公開拍賣股份。
  • 發行債券(issuing debt):透過向放款人出售債券以集資。
  • 發行股票/發行股權(issuing stock / issuing equity):透過向投資人出售股份以集資。
  • 以債償債(rolling over debt):透過發行新債券來償付舊債券持有人。
  • 按揭貸款再融資(refinancing a mortgage):這種情況發生在房主從銀行手中獲得新的按揭貸款(也許是較低利率或較低月付額),並用來支付目前的按揭貸款。
  • 可贖回債券(callable bond):債券發行人(借款人)有權提前還清的債券。
  • 剩餘索取權人(residual claimant):指擁有某公司償付其債權人後之部分盈利所有權的股東。
  • 股息(dividend):某公司向股東支付的部分淨盈利。
  • 槓桿(leverage):使用借來的錢來增加某投資的潛在回報。
  • 破產(bankrupt):企業負債大於資產。
  • 投機者(speculator):某人因預期價格將上升而購買某資產(如公司股票),或因預期價格將下降而出售某資產。
  • 利率風險(interest rate risk):債券持有人面臨的風險,因為利率上升將降低手中債券的市場價值。
  • 賣空(short sale):某人向原所有人借用資產(如股票),目的在於以現有價格出售。最終必須將資產買回,並返還原所有人。

問題研究

  • 如果吉姆擁有某公司的200股,我們可以算出吉姆擁有多少比例的該公司嗎?
  • 公司集資的兩個基本的選擇是什麼?
  • 誰會先分得公司收益,債券持有人或股東?
  • 如果某公司高度槓桿化,其股票將吸引保守投資者,或積極投資者?
  • *成功的投機者如何減少股價波動?

留言